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2260
摘要:在全面从严治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应该围绕“强化政治属性和服务职能”推进标准化建设,探索和创新工作模式、工作途径,破解长期以来制约学生党支部建设和发展中的“老大难”问题,将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新时代党在高校基层工作的坚固“战斗堡垒”,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师生发展发挥更突出的作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思考
1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义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号召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要坚定信念,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支部的党建工作,提高活力和发展潜力,对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起到重要支持作用。
2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发展中的存在问题
2.1学生特点需要引起重视
从2018级学生开始,“00后”已成为大学生主体迈入高校生活。他们生长于观念开放、物质丰富的时代,在社会提倡自由、平等、开放的背景下,独立、自主、个性似乎成为了他们身上的标签。“00后”的成长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与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时代为“00后”大学生提供了海量信息资源,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使其思想关注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能向多领域扩展、发散。但学生在接受各种信息和文化冲击的同时,由于对信息的筛选和甄别能力不足,影响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2.2党员培训体系有待加强
根据我国的共产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作为一项长效工作,党员教育管理对于提高党员素质、强化队伍建设质量、激发党组织活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培训方式简单,学生参与度不高。当前,院校的培训方式以集中教育为主,活动多采用开会学习,创新不足;内容一般为学习理论著作、党中央文件和重要讲话精神等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单一。(2)培训对象分层,党员间交流不足。学生党支部开展的活动和培训主要围绕发展对象,并非面向全部学生党员,学生党员与积极分子缺乏互动交流,支部经验传承受阻,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展示。(3)教育管理后劲不足,党性修养弱化。由于高职院校学制三年,其中包含半年甚至一年的实习期,在校时间较短,容易造成重发展轻培养的格局,对于党员的后续教育监督工作不到位,削弱了党员教育的长效性,部分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弱化,后劲不足。
3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途径
3.1工作内容的科学化,对应学生党支部的基础性工作
如组织青年学生政治理论学习,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分类教育管理和意识形态教育等,这些都是制度建设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学生党支部健全工作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
3.2工作机制的规范化,对应党支部工作的组织和运行过程
如支委会建设、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共建活动、党建带团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等方面,需要学生党支部优化工作机制,保证日常工作程序畅通、运行高效。
3.3工作平台的多样化,对应学生党支部的工作载体建设
如校内外党员教育基地、党员纪实管理系统、新媒体工具的运用、手机端APP的开发使用以及党性教育课堂、实践教育活动等硬软件平台的建设和完善。
3.4工作模式的创新化,对应学生党支部工作的示范效果
如“互联网+党建”的实施模式、“线上+线下”主题活动的结合模式、“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双轨模式、党员的“校内+校外”联合教育培养模式、校企支部共建模式、党员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等。
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明确上述具体路径和切入点,通过科学梳理工作内容、优化日常工作机制、搭建多样化工作平台、结合需求推进工作创新,对于解决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发挥学生党支部应有的作用,是可以起到明显效果的。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应考虑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不要简单地与本科院校相比,不要搞“大而全”的建设模式,也不要过于追求“高精尖”的建设目标,从规范日常工作入手,踏踏实实强化政治属性,履行服务职能,强化党的基层工作基础和组织基础,才是学生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根本途径。
4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目标
4.1政治功能更加突出
作为党的基础组织,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必须按照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开展工作。新时代的学生党支部,首要任务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党支部全部工作和党员学习、教育的主题主线。党支部和党员政治站位高,党性意识强,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工作坚决有效,主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党支部政治功能弱化的问题。
4.2组织生活更加规范
组织生活的规范,一是符合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二是要符合实际情况,利于工作开展。因此,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规范,要做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谈心谈话制度,体现程序、制度的“刚性”,组织生活的政治性和严肃性才能得到保障,党员的党性意识和政治意识才能得到充分锻炼。组织生活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以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吸引党员参加,最大程度地提升党员的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
4.3党员教育管理更加严格
学生党支部承担着从品学兼优的学生中发展党员、为党组织添加新鲜血液的职责,也承担着将党员培养成政治可靠、对党忠诚、行动积极、作用明显的青年学生模范的责任。因此,党员发展程序、发展条件必须严格遵循,入口质量要保障;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要严格,党员队伍政治意识必须强;教育管理手段要严格,必须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有关情况进行处置,依规依纪开展工作。
4.4服务中心工作和服务群众更加出色
高职院校的学生党支部,既要守好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责任田,履行好政治责任,也要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促进教学工作和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党支部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主动承担起党的理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安全稳定工作,通过党支部工作支撑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也要通过党员教育培养,带动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奉献意识。
结束语
新时代新环境下,学生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推进中心工作的有效抓手。围绕解决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弱化、组织功能虚化、党员意识淡化、思想政治工作能力退化”的问题,以强化政治属性和服务职能为重点,探索学生党支部索标准化建设的途径和目标,能够为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刘婕纾,张凯.新时期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质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348-349.
[2]李静娜.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路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47-48.
[3]刘娜.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路径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9,7(05):41-43.
[4]吴楚燕.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有效路径[J].智库时代,2019(35):70-71.
[5]刘利君.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J].戏剧之家,2019(25):187.
作者简介:
孙小恒(1981—)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建研究。
基金项目: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科研课题《高职院校“样板支部”的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RWB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