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3期   作者:陈龙燕
[导读] 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势,再加上新课改的提出,使得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陈龙燕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龙王沟小学校   628400
        摘要: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势,再加上新课改的提出,使得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从当前的教育现状我们可以了解到,大部分的语文教师都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教育方式大多都比较传统,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希望通过问题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引言
        通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会有这样的疑问:“讲了这么多遍怎么还是回答不上?”或是有这样的无奈:“这并不是我要的答案!”,或是有这样的反思:“我问的有这么难吗?”,亦或者有这样的尴尬:“为什么你们从来不举手?”从中暴露出了一个关键的语文课堂教学疑惑,就是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而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这样的问题更是不胜枚举,从中仔细探究,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背后总有许多教学中的问题,如学情分析不够充分、备课不够完善、课堂驾驭能力不足等。那怎样才能合理地设计问题,利用问题提高教学效果,真正达到高效课堂呢?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价值
        (一)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需对语文知识学习充满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自身能动性提升,在语文教学中及时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在我国上下五千年语文学科属于文化积淀,其中包含丰富内容,充满让人向往的魅力。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能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使国学文化在青少年之间有效传承。
        (二)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小学生作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应用,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将课堂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教师提出问题,一部分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由教师对其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力度提升,进而形成轻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使语文教学课堂氛围保持良好状态,让学生保持放松的身心状态,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至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产生有利影响。
二、培养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一)尊重学生的想法,使学生敢问敢答
        好奇心是孩子追求知识的欲望,是大自然给孩子提供的能够扫除天生愚昧的工具。如果孩子没有好奇心,无知就会让儿童变得呆滞。

因此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提问,不能让他们觉得提问是羞耻的。不同的学生在思维和想法上是不尽相同的,在上课的时候难免会提出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可能会打乱教学秩序,教师要学会坦然自若的去处理它。
        (二)启发—发现问题
        在百家争鸣大语文时代来临之际,众多教学理念加持之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不断被打破重构,而启发式教学的理念一直以来被一众教育名师所亲睐,它主张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采用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设计随处可见,但具体操作却大相径庭,譬如在揭题导入时教师常会提到这样的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等,而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们往往显得一头雾水,或不知所云,或回答的天马行空脱离预设。通过多个教学班级比对发现,没有进行过常规的思维训练,学生很难发现问题,更别提提出问题。
        (三)实施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
        保证课前预习工作,将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使学生对课堂知识印象深刻。在课前充分了解内容、结构、主要思想等,可紧跟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课前自主预习,学生可以标注不明白的地方,并在课堂上积极提出疑问,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学,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营造和谐、团结的学习氛围,将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在学习中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主要将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探究思维,并对问题进行探索,对自身问题意识进行培养,使学习能力提升。
        (四)引导—分析问题
        在几种新兴的教学理念中,对于分析问题也有不同的追求,情景教学法通过各种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启发式教学善于启动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做出分析;而后茶馆式教学是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反复分析,找到方法。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无论哪种教学理念牵引,作为一名教师,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自然在这样的氛围中,加以引导,分析问题的过程便会轻松许多,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建议适时追问,多问一个“为什么?”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永恒动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一步一步的进行,这不仅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教学计划,还需要和学生进行互动。问题式教学是有一定技巧性的,既需要学生具有探究的精神,还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希望以上的方案能给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思路去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君.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12):22.
[2]许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8(33):56.
[3]金耀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J].读写算,2018(18):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