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合作进步——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3期   作者:   陈玉玲
[导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强调要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更加能够凸显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陈玉玲
        山东省莘县实验小学    山东省聊城市      252400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标强调要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更加能够凸显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方面的能力。而小学合作学习正是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对此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以生为本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等都开始发生改变,很多新的教学模式被应用到教学当中,小组合作就是其中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增加同学之间的交往,这对其社会技能和情感的发展都极为有利,同时对其各项能力的发展、学习主动性的增强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基于此,将小组合作模式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上,让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的凸显,并且促使其在合作中获得各方面的进步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小组合作形式化现象严重。部分教师缺乏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以致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对自身定位不明确,无法对小学生的合作学习做出恰当的引导和管理,以致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各项能力相对不足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其次,小组划分和任务分配不恰当,以致部分小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足,小组合作几乎成为部分优等生或者是活跃分子表现自我的舞台,其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合作学习名存实亡之下,不能促进小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最后,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小学生合作技能的指导,以致很多小学生都不知道该怎样与他人共同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时出现自说自话、多人混说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经验交流之类的活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组织方式等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明确自身在小组合作时的角色定位,通过恰当的引导和管理来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要赋予小学生足够的合作学习自主权,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起思维活跃性,对合作学习效率的提升有益。教师要注意将自己放在引导者而非主导者的地位上,让其拥有更多进行合作交流、自主思考等的机会,这样才能充分凸显其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小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获得更好的合作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是合作学习的组织管理者,在小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必要的巡视,巡视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课堂纪律,并且在小学生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为其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确保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
    (二)科学组建小组分配任务
        科学组建小组并分配任务是确保小组合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前提。

组建小组时,小学语文教师要综合考虑小学生的性格、人际关系、学习能力、领导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小组划分,如将性格内向、外向的小学生合理调配至不同的小组,将语文成绩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小学生均衡分配到每个小组,确保各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差不大,这样才能成功调动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积极性,为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小组组建完成后,教师还要指导小学生合理进行任务分配,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完成合作任务,这样的小组合作必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以《日月潭》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要求教师在教学相关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就需要小学生对日月潭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合作学习任务,搜集一下有关日月潭的资料,了解日月潭在哪儿、名字的由来、景色如何等,并且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进行任务分配,如每个小学生都要进行资料收集,然后由归纳总给能力较好的小学生负责归纳总结资料内容,由写字较好的同学负责记录,由性格开朗、表达能力较好的小学生负责汇报。这样的任务分配方式既让每个小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还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特长,小组合作效果自然更有保障。
        (三)培养合作意识和技能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的经验相对较少,因此其合作意识和技能都比较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组合作的效果。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这样才能确保合作学习效果的稳步提升。教师可以在合作学习之时刻意引导小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并且利用教学评价的机会给予小学生必要的表扬和鼓励,从而让其感受到小组合作成功的喜悦,这样就能很好的帮助其建立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的培养同样需要渗透到日常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抓住时机有计划的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技能,特别是倾听、质疑、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这样可以让小学生更加顺畅的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从而共同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以《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内涵,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种葫芦的人最后一个葫芦也没得到,为什么?”由于每个小学生都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因此给出的答案必然也会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各个小组将组员的答案分析整理并总结归纳到一起,从而给出最后的答案。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他人发言时学会倾听,以及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要培养其倾听、表达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其合作技能的提升,为合作学习效果的增强打好基础。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生本理念为指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科学组建小组分配任务、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特别注意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合作学习效果。当然,教师还应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持续探索更多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到恰当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珊娜.小组合作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50.
        [2]叶勇.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68.
        [3]陈海燕.浅谈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