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方亮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中学 550001
摘要:高中化学知识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的思维品质至关重要,与课程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决定了课堂上能否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新知识框架,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当中。为此,本文浅谈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具备的思维平直,以及在备课过程中教师的思维平直对备课质量的影响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师思维品质;备课设计
引言:备课是教师的一项脑力劳动,因此备课内容集中体现着高中化学教师的思维品质,并且这些内容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调,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能否有效地汲取知识养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体会化学学科所蕴含的独特思想价值。因此备课是提高一线教师执教水平的基本前提,每一名教师都需要重视备课环节,并将自身的思维品质体现在其中,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价值观念的培养与发展。
一、思维的广阔性品质有利于教师全面把握教材
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要求其站在宏观角度去总览教学内容,如此才能够围绕知识点出发,寻找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衔接点,帮助学生利用迁移能力掌握新知的同时,也能够系统的梳理知识框架,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层次更加清晰[1]。除此之外,教师思维的广阔性,还决定着其对教学方案设计的是否合理,对知识点的介绍是否详细,甚至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也要一并的考虑进来。以此来加强教师对于教学节奏的总体把握,并在实践开展教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反应进行宏观调控教学方向,使得教学活动有效性得到增强。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有关漂白粉作用原理的化学知识时,教师可以从其反映方程式Ca(ClO)2+CO2+H2O=CaCO3↓+2HClO入手,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结构来对该新知进行判断,同时层层深入掌握知识的核心内容:首先根据其反应特点,来判断其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其次判断反应中生成的沉淀物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该反应说明了强酸能够控制弱酸,哪一点可以用来进行证明——判定酸性强度的依据有哪些——最后总结漂白粉的作用原理。除此之外,为了实现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怎样能够提升漂白粉的作用效率,以及漂白粉暴露在空气环境中极易发生变质,这种现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从而引导学生系统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内容。
二、思维的深刻性品质有利于教师正确解读教材
高中化学知识一般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教师在备课过中能否有效的抓住知识核心,并掌握化学知识的规律,对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有着直接影响作用,而这一定正取决于教师思维的深刻性[2]。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深入研读教材,并灵活的使用教辅材料丰富知识结构,从而精准的将化学知识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抓住知识特征。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内容罗列出来,以免教学过程中出现疏漏。例如在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过程中,教学活动的重难点主要在于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征,从而让学生能够准确的对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辨认,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家收集一些常见的玻璃以及陶瓷制品,并利用网络收集这类制品的制作工艺以及结构特点。然后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互相交换彼此收集来的资料,并结合在家中带来的实物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将对这两种物质的特性进行归纳总结进而系统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
三、思维的灵活性品质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化学知识有着实践性与探索性的独特性质,为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并为学生设计一些有价值、有内涵的问题,从而才能够引发学生充分的思考,并在课堂上实现对其探究能力与思维的培养[3]。例如备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环节:在溴水中加入乙醛溶液,学生们能够发现溴水的颜色逐渐变淡,针对这样的实验现象,教师并不直接为学生进行讲解,而是提供给学生三个推测方向,并结合具体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索知识内容。具体如下:
推测一:溴水与乙醛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而乙醛具有还原性,因此在反应过程中发生氧化变为了乙酸。
推测二:乙醛的加入导致其与溴水出现了取代反应。
推测三:乙醛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为了验证这三项推测的准确性,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验证试验,分别时检测褪色溶液的酸碱性,因此针对反应前后溴水中物质的量所发生的变化来进行验证。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生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结语:综上所述,教师的思维品质与备课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水平,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自身能力的提高与强化,从而使自身具备优秀的思维品质,并将这部分内容在备课工作中体现出来,以此整体强化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瑶.高三化学结构化教学实践路径——以“晶胞的计算专题”一课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03):59-63.
[2].严良聚.浅析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整合的优势[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11):232.
[3].张磊.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3):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