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合”生本课改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   刘丽云
[导读] 中国教育最大困境其实就在于教育者按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牛”吃草是它的本能。如何彻底转变教育者的“被动教”为学生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惟一通途。
        刘丽云
        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四中学014040
        摘要:中国教育最大困境其实就在于教育者按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牛”吃草是它的本能。如何彻底转变教育者的“被动教”为学生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惟一通途。教育的很多问题,根源在于家长和老师放不下自己的权威、尊严,认为自己时时处处表现得比孩子强,才能树立权威。这既是个理念误区,也是个巨大的心理障碍。教育者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与才华。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由生长、主动学习。
        关键字:“双合”、生本教育、课程改革
        目前的教育虽然在不断完善,但是教育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仍旧不容忽视,教育的现状仍旧不容乐观:教育萎缩成教学,忽视对孩子心灵的辅导和教育;教学萎缩成教知识点,不能顾及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没有发挥的舞台;教知识点萎缩成教考点,仅仅是为了应付应试考试而学习;教考点萎缩成教考点,学生的学习变得片面而枯燥。
        为改变学校的教育现状,更好地进行教育事业,我校展开了关于生本理念的教学研究——“双合”生本课改。“双合”生本课改是我校进行的一个特色教学改革,着力挖掘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服务好每一位莘莘学子,共同营造学生成长的生本课堂理念,实现教师智慧育人,学生健康成长,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做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引领课堂走向,教师预留学生足够的展示特性的时间,促进师生之间和谐的局面,在新课改下共同进步,也为学校、为社会减轻压力,创造自主型人才,创新型人才。
        研究表明,主动学习是成功的教育改革的标志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教育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亲自参加活动,那么,这种教育改革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正如为伟大的教育学家杜威所说——教学犹如买卖,只有教师积极地卖,没有学生主动的买,买卖没做成,也不会有真正的教学与教育。
        生本教育高度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尊严感受。“双合”生本课改是在生本理念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而生成的一种新的课改理念。“双合”是指“合适+合作”,即打造“适合学生学习成长、适合老师成长进步、适合学校发展提升”的教育环境;营造“学生合作学习、老师合作备课、师生合作教学”的集智氛围。“双合”生本课改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双合”生本课改从四个要素切入,深入研究学生方面、教师方面的因素,打造适合学生教、学生学的优良教育环境。
        第一个要素:学生(小组定成败)
        一切课程改革的核心都是学生,一切课程改革都是为了学生。为了促进课程改革,学生的学习划分成小组,着重进行小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六大功能,区别于个人学习、独立学习。一.自主独学。二.合作监督。三.合作帮扶。四.合作探究。五.有效展示。六.组间PK。
        小组教学的优势不容忽视,推荐小组的构建来促进课程的改革,刻不容缓。小组学习有利于打造学习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学习,营造其乐融融、昂扬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推进小组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合理分组
        小组的划分是小组构建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对小组的划分,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考虑学生的不同水平,保证划分的每个小组的学生的水平都有高有低,划分合理,能够做到让水平高的学生帮扶、带动水平不高的学生,实现共同进步。对小组的合理划分看似轻易,但是却是做好小组工作,发挥小组作用的第一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后续的工作才会更加轻松,易上手。
        (2)小组文化建设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建立良好的班风,建立班集体文化,因此,一个良好的学习小组也要建立起相应的小组文化。拥有文化建设的小组,小组凝聚力强,是一个小型的合作团队,可以有共同的小组文化,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和谐有氛围。

   
        (3)合作学习培训
        小组间的合作和默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多次的、漫长的合作和学习训练才能培养出小组间的默契,教师要注意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多次有意培训,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课堂规范培训
        无规矩不成方圆。小组也是一个小的集体,在进行正常的课堂活动时,各小组要遵守课堂秩序,自觉维持课堂纪律。
        (5)自学对学群学要求培训
        自学与群学有很大差异,教师要注意学生适合哪种方式,对症下药。
        第二个要素:教师(导学案是关键)
        教师是课堂的灵魂,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素养直接影响作用到学生身上。教师要加强对生本理念的理解,做到融会贯通,才能做到触类旁通,真正的了解到“双合”课改的核心所在。构建小组的作用巨大,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小组的建设和使用。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教师要放低姿态,不吝于虚心求教,集中集体的才智,发挥集体的才智去备课,去完善导学案,促进导学案的完善和使用。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提升自身的教学才能、教学思维。
        第三个要素:课堂(课堂是抓手)
        课堂要注意课堂流程的紧抓,加强对课堂的把控,坚持分三环五步走。
        三环即课堂要体现的三个环节:独学、对学、群学。
        五步即课堂操作的五个步骤:
1、自主独学:出示目标,问题导引,独立自学,根据教师下发导学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以及自学要求,在问题导引下,独立自学教材,完成自学测评。
2、互助交流:学生合作,结对交流互学,在自学、自测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与学生之间互讲、互问、互学,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核心概念。
3、合作探究: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为单位,层层深入,学习探究新知重点和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集中集体智慧突破重难点,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
4、展示提升:每个学习小组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派组员进行展讲,师生互动,追问点拨,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或提供手段,或优生讲解或教师追问或教师精讲,为学生最终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5、归纳检测:归纳总结,反思感悟,学生突破难点后,对本节内容进行梳理思路,总结方法,规律、技巧,整理步骤。根据课标和学习目标精选测试题目,当堂完成检测任务,及时反馈。
        第四个要素:管理(评价是武器)
        管理在学校教育中也占据着一席之地。教学并不是有一腔热血就可以了。还要有完备的教育管理制度来促进教学的实现和良性发展。管理分为:对学生的课堂监控管理和对教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度热爱,投入更多精力。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迅速,瞬息万变,时代亦随之改变。时代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发展,对教育的改革和完善永远不会停止。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教学事业的脚步永不会停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肩上的重担远没有看起来的那般轻松,教育者们任重而道远,要不断提升自己,深入研究教育事业,在课程改革上多多出谋划策,尽情绽放自己的教研才华。
        
        参考文献:
        应用信息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曹丽萍—2009年度职教教改论坛
        以“够用”、“实用”为先,“会用”、“能用”为本浅谈如何进行新课程理念下高职《外贸英语函电》课堂教学改革—许力—2009全国中等财经职业教育协作会第23届年
        追寻存在的意义: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赵文平、靳玉乐—2008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学术论
        当代国际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动向及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8期—吴遵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