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文小利
[导读] 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小利
        四川省射洪市沱牌实验学校629200
        摘要: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语文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方式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将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机融合,让群文阅读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引言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也正呈现着多元化的面貌,这给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以群文阅读为特色的课堂是实现语文阅读综合化、高效化的有效途径,适应于当前学生素质培养整合的教学道路
一、选择主题,抓住文章关联
        群文阅读是在素质教育倡导下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纵观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独立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对一个单元的学习,教师要建立起教学目标的达成思路。这也就是我们平时进行单元备课的目的。教师进行单元备课其实就是根据这一单元中多篇内容来梳理教学重点。从而确立群文阅读的主题。对于群文阅读的指导教学教师要提前进行准备工作,要结合文章的内容选取更加有阅读价值的内容来进行,选择时教师可以从课文的题材、写作手法、表达手法、描写对象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要做到最能够体现文章的特点,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比如在学习了《用奇谋孔明借箭》这篇文章后,学生一定对文章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敬佩不已,诸葛亮在这段选文中具有超群的智慧,可以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人物的性格刻画入木三分。为了让学生对人物的性格把握更加准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能够看懂的文本进行阅读,通过阅读让学生把握文章中诸葛亮的用兵如神、顾全大局的人格魅力,更会了解诸葛亮知人善用,善于识人、用人。还会对课文中的周瑜这一人物有深刻的了解,如果单凭课文并不能够看出周瑜的性格,但是如果通读全篇小说,则很明显地能够看出周瑜是一个妒贤嫉能、心胸狭窄的人,虽然很有才,但是却由于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成功、英年早逝的命运。通过学生阅读能够让学生对于小说有深入的了解。为了促进学生的群文阅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三国演义》大家谈”的专题交流活动,让学生自己畅谈阅读后对于自己所敬佩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敬佩的原因,更要让学生说一说喜欢的章节。这种群文阅读后的专题活动,能够让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推动后续的阅读活动。
二、科学选择文本
        结合学情的原则,教师需要从文本的内容以及题材等多个角度帮助学生进行文本选择,为此,在选择文本时需要保证文本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例如,在选择传承文化相关的议题时,可以借助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进行加深与巩固。对于表达手法运用较多的文本可以增加相关的表达手法来向学生强调该手法的重要性以及应用性。由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主要是为了落实语文教学的目标,为此,课文教材作为学生最佳的读本,教师需要将课文读本放至第一位,并在此基础上丰富语文群文阅读。例如,在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主题内容时,可以将古诗词的表达方式和手法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适当补充《采薇》、《游山西村》等文本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文本时,需要确保每个文本之间所具备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更加全方位地了解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群文阅读在整体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掌握方法,放飞阅读
        无论开展任何形式的阅读,都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因为掌握方法意味着找到事物的窍门,可以提高整体效率。在开展群文阅读的时候,有的教师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只要将阅读素材交给学生,完全不需要过问其他事项。不管学生用怎样的方式完成阅读任务,只要读完就行。这样的理论明显站不住脚,因为群文阅读同样关注效率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办法,真正实现放飞阅读。
        例如,在教学《猴王出世》这篇课文时,该文选自古典名著《西游记》。纵观本单元,全部都是从四大名著中节选的片段。在阅读古典名著时,学生最容易出现阅读障碍。比如,很多生字词不认识,很多内容不感兴趣,勉强阅读又记不住情节……当学生出现阅读障碍,尤其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办法。比如,拿《西游记》这本书来说,本书涉及大量的情节,让学生一次性阅读明显不现实。教师就可以节选其中最为精彩的片段作为群文阅读素材,比如“三打白骨精”、“趣经女儿国”“天竺收玉兔”等等。然后要求学生先通读文章,遇到不喜欢或者看不懂的内容可以跳过去,这是让学生掌握“跳读”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关注文章中描写精彩的部分,同时进行重点品读,这是帮助学生掌握“精读”的方法;最后,要求学生将文中运用的好词好句进行记录,这是帮助学生掌握“批注阅读”的方法。通过这样三个步骤,学生既掌握了阅读办法,也完成了群文阅读任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时期是学生阅读意识与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当把握住这一时期,运用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时,让学生的见识与情感在群文阅读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汪念卿.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2):185+187.
[2]戴容宏.论群文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9(10):67.
[3]潘艾茜.初探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选文策略[J].课外语文,2019(27):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