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妙
岑溪市归义镇第一中学 广西岑溪 543207
摘要: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实验教学的加持,学生很难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深刻意义,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认识到实验教学之于学生们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双向结合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知程度,消除学生对化学抽象难学的错误认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初中化学;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
引言: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学科,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后要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由于化学学科本身具有的抽象性以及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需要物理、数学等学科知识的支撑,所以开设时间较晚,其对于大多数的初中生来说,是一门全新、从未接触过的学科。教师要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教学,利用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1.1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教师的年龄因素以及教学思维不够与时俱进等原因,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化学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化学学科的抽象性和枯燥性,放大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错误认知,使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没有动力支撑,无法掌握化学知识。由于教师教学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学生在学习化学时缺乏主动性,有的学生还会因化学成绩不好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从而给教师优秀教学成果的取得带来一定影响。
1.2化学理论知识与化学实验脱离结合
化学理论知识与化学实验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化学家们正是由于做了大量的化学实验,才得出我们现在所学的化学理论,与此同时,化学理论的确立促使人们在此基础上去做更多的化学实验。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学出现了化学理论知识与化学实验脱离结合的情况,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课本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在讲解化学实验时通过让同学们观看实验视频的方式来完成实验教学,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的化学成绩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二、初中化学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意义
2.1提高学生课堂主动性
由于化学学科的抽象性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有的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往往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其都是在老师的督促下进行被动式的学习,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旨在利用趣味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改变学生被动地学习状态,化被动为主动,增强学生的课堂代入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主动性。
2.2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记忆
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于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很容易遗忘,教师在教学时应用的“灌输式”教学也会加快学生的遗忘速度,教师可以试着通过趣味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通过理解的方式完成对化学知识的记忆。教师利用有趣的化学实验将难以理解的化学知识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也可以使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加深其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记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生动形象,并不是自己想象得那么复杂,从而避免不正确的记忆方式,提高记忆效率。
三、初中化学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策略
3.1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强化主动学习意识
教师不论选择哪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都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在于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趣味性,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化学试剂相互反应而产生的现象,收集到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新物质,自然而然地就体会到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讲解“碱的化学性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碱的性质,可以带领学生去实验室上这一节课,但去实验室之前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注意事项,避免事故的发生。教师在课前可以给学生准备好等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还有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由于实验室的材料有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检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可以看到这两种溶液都可以使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酞试液变红。另外如果实验材料允许并且课上时间充足的话,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们操作氢氧化钠和氯化铜的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碱的化学性质”这一知识点的印象。
3.2消除传统教学思维,课堂教学模式灵活化
在素质教育理念被人提倡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思维仍然没有彻底消失,其在很多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多有体现。虽然有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理论知识时缺乏主动性,但其在做化学实验时非常积极,这也就意味着化学实验对其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教师只需加以引导,便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理论知识的主动性。但是由于教师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又在无形之中消除了其在化学实验方面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在化学课堂上应用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常见的金属材料”一节是学生学习和金属相关化学知识的开端,有的教师认为这一节不是重点教学内容,所以在讲的时候只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简单地讲解了一下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和金属矿物及其冶炼等知识点,并没有给学生做课外的知识拓展。因为本节内容是和金属相关的内容,会由于材料的限制而无法做实验,但这并不影响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找一些和金属物理性质、合金的性质和金属矿物及其冶炼知识点相关的视频,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金属在生活中的具体用途,合金对我们生活的作用,了解金属是如何冶炼出来的。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们去参观当地的金属冶炼厂,在保证学生秩序和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实地参观,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到金属的物理性质,还可以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也为学生学习本章的下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作铺垫。
3.3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二者结合升华教学内容
如果说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得以确立的基础,那生活就是化学理论的根本来源。正是由于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吸引了人们,所以其才为此做大量的化学实验,来验证这一现象的规律性及其价值。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理论与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只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体会不到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不知道学习化学的意义何在,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师应该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这一道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在生活中应用化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化学与健康”是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一单元,但是由于学生们平时的饮食都是由家长来安排,所以其并不了解自己所吃食物都有哪些成分,这些成分对身体有什么作用,有哪些好处。教师在讲解本单元之前可以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询问家长等方式了解自己所吃食物都有哪些成分,吃了这种食物对于自己的身体有怎样的影响,同时也要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记录下来,在化学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利用检验试剂去检验食物中的成分,并记录自己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结束语:化学实验之于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化学实验和化学理论知识的共同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加强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优化了化学实验教学,给学生们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探索学习来完善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1]唐兴文. 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究[J]. 读写算,2020,(28):121-122.
[2]肖文广.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6):86-87.
[3]王吉佳. 如何将趣味化学实验高效运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J]. 新课程,2020,(3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