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啸
湖北省汉川市回龙镇杜庙小学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希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教学知识,往往会忽略学生做题之后的反思和回顾,造成学生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而且会降低做题的正确率。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相结合,才能孕育出真理。”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小学生的错题纠正,及时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坏毛病,在纠正学生错误的同时引导学生不要犯相同的错误,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易错题纠正;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组成部分,对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带领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小学生正确解答易错问题,是值得我们进行着重探讨的主要话题。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教育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找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提升小学数学易错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小学生解题产生错误的原因分析
在小学的教育阶段过程中,往往少不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分析。在针对错题纠正的这一方面,对学生的心理分析往往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很多学生都因为数学困难而提不起对数学的兴趣,便很少去回答问题,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够灵活,使得一些学生对数学题无从下手,而且有一些学生很容易遗忘之前学过的知识,使一些简单的题目也会出错。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同样让学生的个性特征有一定的差异。这一些问题都是小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时产生错误的原因。比如,教师在教导小数加减法时,有一些学生便会受到之前学习的整数加减法的影响,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不是将小数点对齐,而是把小数末对齐。如,计算“82+1.8=100”,这就是小学生在计算时出现的错误,受到了定向思维的负面影响,是以前的陈旧知识干扰到了现在新知识的学习。同样,个性上面的差异也会影响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是否会出现错误,有一些学生性格沉稳、温和、反应灵敏,情感和行为比较稳定,也有一些学生性格急躁、易变、反应迟钝,情感和行为比较不稳定。不一样的性格也造就了不一样的计算方式,前者的学生可以做到思路清晰,认真的去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然而后者就和前者的计算方式相反,学生也就有了好坏之分。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教师应该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克服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困难,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变的思维灵活,牢记之前学过的知识。
二、教学数学中纠正错误的主要策略
(一)利用数学问题打好基础
在带领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育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小学生打好数学知识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却基础数学知识的讲述之外,我们还应当利用好数学问题的形式,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在进行数学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小学生会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并且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帮助学生打好基础,通过不断解答数学问题,小学生也能够对数学问题解答的步骤以及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在解答易错题的过程中,也能够避免受到干扰信息的迷惑,提升解题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带领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时,针对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也会将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对于有一个角等于九十度的直角三角形,大多数学生都能分辨出来,而由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概念容易混乱,就会对小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扰。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有更多的耐心,帮助小学生逐渐掌握相关知识,带领学生解答一些关于三角形的知识问题,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放在一起,让学生直观感受他们的差别,从而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
(二)从错题中,让学生掌握计算的正确方法
小学生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就是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律,但在运算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非常受挫。计算是重要的基础,在今后的学习中,数学的学习过程都离不开计算,即便是学生知道题目应该如何解,但是计算如果出现问题,分数同样会损失很多。在学生平时的错题当中,计算问题表现得就非常突出。借助错题,让学生理解自己在计算过程中哪些运算规则理解得有问题,或者哪些处理的方式还不够到位,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但是,小学生对计算没有什么兴趣,他们觉得很枯燥,特别是当教师给学生留一些口算作业题的时候,学生总是想尽各种办法逃避完成作业;进行口算的时候,注意力不够集中,以致出现了较多的错误。所以,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特别要注意让他们打好计算的重要基础
(三)建立错题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解题准确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将易错问题集中在一起,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归纳,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解题能力。在传统的学习中,学生对错题的态度比较敷衍,并没有进行针对性学习。教师应明确错题在学生学习中的价值与作用,引导学生对自己易出错部分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出错的原因,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植树节植树活动中,某校四年级有5个班,每个班植树20棵,五年级有3个班共植树108棵,平均每个班植树多少棵?学生在解答这一问题时,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一问题记录在错题本中,将正确的解题方式与错误解题思路标记清楚,然后分析自己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并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四)提升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在带领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之前,我们应当带领小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将数学问题当中蕴含着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直径是6cm的圆,套在了一个直径是2cm的圆柱上,求这个圆形的面积是多少?”在进行这道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有一部分小学生由于粗心大意,或者对数学题目的分析不够深入,所以往往会列出式子(6÷2)2π,进行相应的计算,而得出结果,忽视了这个圆是套在一个圆柱上的信息,所以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将题目当中的信息使用下划线标注出来,在进行解答的过程中将全部信息进行应用,这样就能够避免大多数的问题,帮助学生对易错题进行解答。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的教育过程当中,数学是极为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错题成因以及纠错策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奠定好学生的数学纠错意识,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顺利,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错误得到更好的纠正。这样做才能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避免题海战术,节省更多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宿超.小学数学错题集与核心素养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82.
[2]詹东爱.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错题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3]杨春金.小学数学计算易错题的干预和跟进初探[J].亚太教育,2019(07):129.
[4]李杏梅.六年级数学易错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华夏教师,2019(16):62-63.
[5]裴春美.小学数学错题原因及解决对策探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618-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