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贺美灵
[导读] 本文将结合现在小学生小学数学计算的学习实际情况,探讨一下关于新课改下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并提出一些关键有用的方法。
        贺美灵
        安徽省阜阳市阜阳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36041
        摘要:新课改情形下,对于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数学计算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有了良好的计算能力的基础之上,有利于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更有利于小学生以后的各种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结合现在小学生小学数学计算的学习实际情况,探讨一下关于新课改下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并提出一些关键有用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
        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改对于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做出了新的变化。为了顺应现代教育要求,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和学生应当响应要求。教师应该从教学方面下功夫,而我们的学生也应当从学习中不断积累有关数学计算的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误区
        (一)没有把计算能力的培养纳入重要地位
        新课改下情形下,对于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不同以往。由于受到传统数学教学方式,以及教师自身教学习惯,以及对于教学纲要的错误理解,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误区。一些教师虽然会按照上级要求进行教学,但是对于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工作没有太多的了解,在教学中出现了问题,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会导致教学工作不够完美。有的教师没有把计算能力的培养纳入一个重要的地位,在课堂上总是泛泛而谈,将小学数学理论知识反复给同学们灌输,然后自己没有在黑板或者多媒体投影仪上将计算过程讲的详细一些。长此以往,学生由最开始的不会,渐渐的到学生们开始厌烦数学计算,把它当做一件难事,当做一件麻烦事,白白给学生产生许多不好的影响。
        (二)讲解的数学计算方法不够灵活
        我们从数学中可以学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思路来解答题目,这毫无疑问提现了数学计算的灵活性,如果我们掌握了灵活运用我们学到的数学计算知识,那么在遇到数学计算时,我们就能轻车熟路,从而事倍功半,更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而有的教师在讲解数学计算时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局限性,这是不利于我们的学生发现的,更不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
        (三)教学方案固定化
        教学方案固定化不利于学生课堂的积极性,甚至可能会导致学生讨厌学习,不利于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的的提高,是不可取的。有的教师习惯自己的教学方案并且长期不变,没有为学生着想,没有特色的教学方案,就没有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小学生对于有难度的事情,往往采取躲避的方式,如果教师对于数学计算的讲解的方式固定化,那么学生自然是不能掌握数学计算知识的[1]。


        二、数学计算教学出现问题改善的方法
        (一)激起学生的计算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的时侯要想想办法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学习氛围,让同学们全神贯注努力学习数学计算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玩的性格,去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学习。比如说我们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课文《时、分、秒》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每人发一个小钟表,然后自己拿一个大钟表,然后分别介绍钟表的各个指针,然后让学生们自己操作,可以把钟表打乱,让学生调到现在的时间。如此一来,每一个学生出于对于钟表的好奇,都会参与进来,听教师讲解,并且自己还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试一试,学习学习。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介绍时、分、秒的换算,如此一来同学们便学会了关于钟表的计算问题,提高了课堂质量的[2]。
        (二)教师可以提出数学课堂常规
        有效的课堂常规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减少越多数学计算上的一些小问题,可以减少学生的小马虎,对于提升学生的耐心,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规范学生的答题,养成习惯,那么对于计算不过是按步骤来,一步一步就可以解决即使很难的问题了。比如说我们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规定学生课前准备:笔、草稿纸、端正的坐姿。对于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书写时上下数字对齐,对于进位,或者零上有点的,必须要标注清楚,在计算的时候要一步一步来,切不可十步当一步走。规范了学生的计算常规,以及数学计算流程,那么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学生便可以快速而又准确的算出,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教师要讲解又快又准的计算方法
        对于数学计算,当然是又快又准的方法更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在讲解题目时,要抓典型,列举一些典型题目,通过精细的讲解,便可以快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为以后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捷径。比如说我们在学习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时,比如教学生99乘9,教师可以讲解两种方法,一种直接算,然后再引出另一种方法,将9变为10得出结果990,多加了一个99减去等到答案891。这样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那么学生的数学素养就会上一个台阶,就会有所提高,更有有利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不是一天两天的学习就能够提高的,这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总结并用心去引导学生,也需要学生日复一日的练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课堂常规,教师有效的知识讲解,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那么课堂质量就会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危桂美, 何龙.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10):1-1.
[2]薛文艳. 探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20, 000(001):170.
阜阳师范大学2017年基础教育研究成果培育项目“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7JCJY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