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识遇上智慧——智慧课堂平台下初中数学高效教学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1期   作者:郭凤珍 杨锦
[导读] 近几年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类信息化应用层出不穷
        郭凤珍   杨锦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中学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中学    230041
        摘要:近几年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类信息化应用层出不穷,目前以共享性、互动性占优势的“智慧教室”系统越来越多的被引用到课堂中,本文将本校所使用的“智慧教室”这套教学辅助软件与数学课堂完美结合,将软件的效能发挥到最大,打造生动智慧的课堂,从而培养智慧型的学生。
        关键词:智慧教室    相交线    智慧学生
一、智慧教室介绍
        我们学校所使用的智慧教室系统软件英语名为ETS-Class ,它是一款让教师使用Win8平板或AIO一体机轻松操作,支援不同情境多载具使用, 画面同步于AIO上显示, 与学生端多种互动教学的应用软件,另外智慧教室还包含了一套集资源,平台,硬件,软件以及服务为一体的智慧教室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三三云学堂,该系统支持现今流行的翻转课堂,合作学习,适性学习等多种创新教学模式从教学模式上,我校将“智慧教室”作为“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慢慢的在实现全校教室全覆盖和教学常态化应用。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主要内容是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的一种-相交,本章内容是学生是第二次接触几何知识,而在本章内容中将逐步渗透说理,而传统的普通课堂只能用一根粉笔,一副三角板来学习抽象的几何知识,让很多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弱的学生对几何部分感到惧怕,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一个巨大障碍,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改变教学设施和方法,来帮学生们克服以往无法逾越的鸿沟,所以智慧教室来了,而利用好“智慧教室”这种互动教学的应用软件来提高教学效率,将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相交线与智慧教室的融合
        基于智慧教室的系统功能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本节知识相交线与智慧教室系统的融合
        (一)课前自主学习
        利用系统将本节课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把相关的学习教材和学习工具推送给学生,学生端自动接收,自动安装,再把有关本节课中的相交线、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的微课推送给学生以备学生有效的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并利用软件设置合作学习主题,利用软件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自主预习时随时可以和同学讨论交流,对老师设置的合作主题进行讨论,分享学习成果,最后在作业管理模块布置前测作业,学生在平板界面的任务列表里完成作业,老师通过作业列表查看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以及通过平台对学生的前测作业生成详的细精准的分析报表,了解学生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可以在课中有针对性的深入讲解。
        (二)课中自主、互动学习
        首先各小组展示各自的课前学习成果,再利用课堂小工具中的“抢答权”和“随机选号”的功能让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复习,最后利用智慧教室的分享学生屏对学生课前合作学习下的定义进行对比点评,完善,老师再使用玻璃板直接板书对顶角的定义并保存作为课堂笔记推送给学生,以备课后的复习,并给予定义内容比较贴切的组,利用加分棒进行组加分,给予定义比较接近的组内的同学鼓励。

利用评测中的答题卡功能,把老师事先备好的对顶角和邻补角概念的客观题小测验推送给学生,并设置“倒计时”答题,学生答题完毕或倒计时结束时,系统会显示答题结果,可以看到每道题的答题错误率,也可以双击某一题,查看它的饼图,就可以看到这一题学生的具体答题结果,立刻知道哪一个学生选错了哪一个答案,对于出现错误或在限定时间内未完成提交的同学,利用屏幕互动显示静态学生屏,以对他出现的错误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批注,并把错误和未完成的题目和批注保存到他的错题集中,以供他课后有针对性的复习,并给予全对的同学以加分鼓掌。然后学生进入分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互动交流,发表观点,组内共享学习成果,在互动学习中,老师可使用分享学生屏或实时点评功能了解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然后由组长代表各组展示组内的研究成果,并再在组内以随机选号,主动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对组长的表达进行完善,给予有效研究谈论的组,利用加分棒进行组加分,给予积极有效完善结论的学生加分。最后以群聊的模式从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来描述对顶角的性质,并让所有学生倒计时提交对对顶角性质的的语言描述,利用分享学生屏功能查看学生的图形和符合语言的表达,利用人气投票功能选出语言描述特别好的几位同学,并让他们发言说出为什么这样表达,老师再进行完善,最后使用玻璃板板书对顶角的性质的几种语言,其中符号语言将是后面几何推理的过程,所以使用聚光灯功能加以突出强调,并把板书以及批注推送给学生作课堂笔记以备课后的重点复习。
        (三)课后评测、辅导
        通过智慧教室查看学生成绩,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三三云学堂的教学管理平台,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布置个性化的课后作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课前作业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的一些数据都会保存在平台做统一管理,并利用平台发布测验来检测学生近来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平板上评测模块我的作业中接收老师发布的测验,直接答题,学生完成作业后,三三云学堂会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在适性辅导平台自动生成测验辅导计划,形成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处方,学生错在哪,哪个知识点不会,就补哪里,辅导计划是由一个知识点或错题讲解的微视频并关联一套评测系统相关知识点的试题组成的,学生进入适性辅导平台,就可以查看辅导计划,学生通过微视频进行在线学习、考试来检测自学成果,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答题情况进行反复学习,课后,还需要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制定自主学习拓展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可以与同学及老师在线上进行互动、答疑,在教师端,我们可以在自主学习平台发布的学习计划列表中查看学生的学习历程,就可以非常清楚的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次数和每次学习的成绩,对于红色区域内基础知识还没有掌握的学生要进行特别辅导。
四、对新型课堂的反思
        “智慧教室”这一全新的科技智能助手创造了一种智慧课堂,它打破了传统课堂封闭单一的模式,使我们教师完成了从“灌输者”到“指导者”的转变,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调动、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并能通过系统平台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和学习效果,从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辅导;同时把我们从大量重复单调的批改作业、试卷等常规教学活动中解脱出来,使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做一些智慧的教学创新及精进;学生也会根据系统为他们量身定制的知识地图,进行针对、高效、创造性的自主学习;人性化的功能体验提高教学环节推进效率和课堂容量,减轻教学任务和管理的负担;教学形式的丰富性、趣味性确保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和专注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智慧教育。
五、知识与智慧的碰撞
        当知识遇上了智慧,班级就不再是以往的固定的、静态化的班级,而是一种动态的、随时随地可以交流、互相答疑的班级;当知识遇上了智慧,课堂就不再是以往的单调、单向的课堂,而是一种学生与教师精彩观念与个性交响的课堂,当知识遇上了智慧,教师就不再是以往的独行者,而是有智慧教室系统和平台的辅佐,有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的陪伴;当知识遇上了智慧,学生就不再是以往的被动、低效的学习,而是在智慧的课堂和课后里快乐的学习,因为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很明确;当知识遇上了智慧,学生身上以往很难被挖掘的智慧也会因为智慧的课堂而迸发出来,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才能和智慧。
        说明:本文是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智慧课堂平台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HJG1910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新时代数学编写组: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相交线》2013年1月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16页
[2]学创教育:《iclass课堂互动系统教师使用手册》第1-85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