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发与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期   作者:张少波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显突出
        张少波
        泉州市奕聪中学   福建泉州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显突出,新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丰富与拓展教材,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促进师生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重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思想政治  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能够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和多样化发展,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书育人的功能,政治老师更应该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变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进教育教学手段,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
        长期以来,教材一直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课程资源,甚至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改提出课程资源这一重要概念,并不是要抛弃教材,削弱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教材一直是我们的重要课程资源。
        新课改之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进行重新的编写,主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以课改理念为指导全新编写的教材,依然存在教材结构单一、教材内容落后于时代、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情况,致使思想政治课几乎成了走过场。这就迫切要求广大教师应树立大教材观,确立“用教材教”甚至“用自己开发的教材教”的全新理念,善于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进行适当的补充或调整。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材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对于教材的使用,应更多关注的是把它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来使用。要结合本地实际、教师的特点和风格、学生的现状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摒弃以往教师就是“用教材教”的旧课程理念,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使用方法的完善以及开发补充教材等方式,使教材这一文本资源的课程价值升值,使教材的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加工与再创作,使教材内容结构化、问题化、人文化、综合化、生活化和更优化,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挖掘特色的地方资源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都有自己的一方水土和优势,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等。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宝库,而地域和民族文化之所以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是因为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泉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历来有“宗教之都”的美誉,古朴的惠女民俗风情,风景秀丽的清源山、仙公山,独具特色的洛阳古桥,初具规模的菜花种植等,这一切都是最丰富、最鲜活的课程资源,具有独特的现实教育价值,如果加以整理、搜集,作为课程资源,对加强学生的教育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充分挖掘泉州文化和自然的内涵,使之为教育服务是我校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工作。
        学科教材提供的是学科知识,而学生的需要多种多样,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就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就闽南地区而言,其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间风俗、辉煌的建设成就、感人的英雄事迹等都可以与相关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促使教学更好地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开阔信息视野,拓展思维方式,真正发挥课程资源的促进作用。
         三、加大家校联系广泛开发人力资源
        教师无疑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不能奢望别人能为我们开发可以一劳永逸的课程资源。

我们自身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就思想政治课而言,政治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教师个人所具备的知识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的范围、程度和效能。教师要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营养,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提升自主、创造性、合理地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很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师教”,而且还要重视“学生学”,特别要注意发挥好学生这一人力资源的作用。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另外,人力资源还包括家长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家庭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工作,我们有必要尽可能多地把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各方面人士的力量整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创造实践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资源范围非常广泛,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按其呈现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文字与音像资源、人力资源、实物资源、信息化资源和实践活动资源。对实践资源是这样界定的:广义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堂内的讨论、辩论、演示、模拟等,也包括课堂外的参观、调查、访谈等,还包括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集会、报告、演出、经济活动、司法活动、科技活动等。因此,实践活动中所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情景创意、活动成果等,都是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可以选择的实践资源。在教学中要改变原来那种只重结论而不重过程的做法,放手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主动求知、快乐求知。教师要树立“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教学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青少年活动中心、部队等单位,进行调查研究,体会感受,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五、深入和关注社会链接信息资源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信息拥有量的大小。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已势在必行。
        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突破个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为此,政治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与广大同行交流和分享;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
        关注各类报纸、杂志,如《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半月谈》、《时事》等,国际国内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极其重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思想政治教师应有课程资源的敏感性,赋予平常生活以思想政治的课程意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总之,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政治课教师要强化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密切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积极开发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外课程资源并拓展教材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国家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教育部 教基[2004]5号
[2] 王  颖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研究》 2012年6月
[3] 徐  敏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6期
[4] 胡海燕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苏州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5] 张廷凯丰力主编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 人民教育出版社
[6] 《高中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PPT讲稿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康长运博士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