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01期   作者:陈英俊
[导读] “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从小对孩子培养“爱”,孩子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陈英俊
        汕头市葵花幼儿园  广东汕头  515000
        摘要:“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从小对孩子培养“爱”,孩子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而幼儿园教师就担负着这项重任,需从自身、家长、幼儿园这几方面入手,共同努力、共同配合才行。
        关键词:幼儿;爱的教育;教师
        幼儿期的多数孩子都认为父母长辈对他们的爱是应该的,这种现象体现的就是儿童爱的教育的缺失。没有进行爱的教育,导致孩子们不懂得什么是爱,没有感恩的心态。他们习惯了接受家人给予的关怀和爱护,会认为家人对自己的爱是天经地义的,都不知如何去爱家人,孝顺身边的人。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古训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德的核心是爱人,即“仁者爱人”。幼儿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 所以“爱”必须从孩子开始,让他们从小有颗感恩的心,长大以后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我觉得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
        一、教师的有益引导,让幼儿学会爱。
        孩子从家庭踏入社会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幼儿园,幼儿园教师作为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爱是教育的源泉,所以教师自己一定要有爱,要热爱每位幼儿,给幼儿的爱不能吝啬,要让孩子们从你身上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你的爱。要做到这些,首先得让幼儿感受到爱。每天我们都是以愉悦的心情、亲切的笑容来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晨间幼儿来园时,我们会在教室门口先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认真倾听孩子们断断续续、不太清晰的话语,并及时给予他回应。对孩子他细微的变化及时发现“哇!你昨晚剪头发了,这发型真酷!”“这裙子真漂亮!是妈妈给你买的吗?”“你今天怎么了?不开心?能不能跟我说说怎么回事?”……让幼儿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爱。其次,让幼儿学会如何表达爱。一开始,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或情景表演,让幼儿了解我们平时熟悉的人每天的工作、生活,学习说一些礼貌用语,知道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感谢,回应对方给我们的关爱。接着,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爱、学会爱。如角色游戏“娃娃家”,幼儿通过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宝宝,再现了现实生活中各个角色所应做的事情,尽的义务,体验了不同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及辛苦,并在这过程中学会如何当好主人,如何做好客人。最后我们还会经常让孩子欣赏一些感恩的歌曲。如我们在早操后放松环节找了歌曲《感恩有你》,让幼儿随着音乐自然而然地做出爱的各种动作,刚开始还得我们老师主动向幼儿说“老师爱你!”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幼儿会边做爱的动作边跑到我们跟前,用那稚嫩的声音说“老师,我爱你!”那一刻,真是太令人感动了!
二、家长的改变,让幼儿在爱中成长。
        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他们的影响作用远远大于老师。龙应台说过:“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这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及其未来的成长产生巨大影响。而我们中国的家长多数比较腼腆,在情感表达方面不是很主动,尤其是在自己孩子面前,常摆出一副严厉的样子。因此,父母要让家庭里有爱的氛围,让孩子在爱的环境里成长。

首先,我们通过家长讲座,请一些教育专家为家长们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帮家长解疑答惑,与家长们分享生活中如何开展爱和感恩的教育、如何培养孩子学会“爱”、表达“爱”。让家长们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作用,知道在平日生活中该怎们做好榜样作用。家长平时怎样对自己的父母,将来孩子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自己的。其次,教师通过创设微信、QQ平台,向家长们推荐一些亲子小游戏,如“爱的抱抱”、“让我亲亲你”……;推荐一些家庭教育的书籍、文章;建议家长们每天至少给孩子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句“我爱你”。这个平台也是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的一个学习分享之地。家长会在这里分享孩子在家一些感人的话语、感恩的行动;教师会在这里分享孩子们在园一些友爱、互助的场景:分享爱的故事……最后,我们教师会请家长们参加幼儿园的助教活动、志愿者的活动、亲子游戏活动,让家长通过亲身体验活动,更深刻地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自己该改变什么,如何做才能更有效的给孩子爱的影响。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也可以体会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为父母感到自豪,提升父母在自己心中的位置,树立起高大形象。
三、“爱”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懂得爱。
        在幼儿园开展“爱”的主题教育活动并不是很容易,它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前期要做好很多准备工作,制定出一份详细、可行的方案,同时也需要老师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有灵活机智反应能力。“母亲节”到来前一个月,我们幼儿园就开始筹备“感恩母爱”的主题活动了。每个年级的老师先根据本年级幼儿的基本情况,商定自己年级的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措施,然后制定出详细的活动方案及预案,确定好各方面的负责人,联系好家长,最后园领导审核后才能开展。这次“母亲节”我们小班就围绕“妈妈,您辛苦了!”来开展活动,我们首先通过请本班幼儿的妈妈收集自己在家、在工作岗位的劳动图片或视频,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妈妈每天所做的事情有哪些?多么忙碌、辛苦。在这期间,我们正好学习了“小鸡出壳了”活动,小朋友们对出生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于是我们进一步认识“我从哪里来”,在这个活动里主要讲妈妈肚子大了的诸多不便,但孩子们单单只是听、看,并不能很好的体会它的辛苦,于是我们为每位幼儿准备了一个稍有重量的娃娃,让他们带在自己身边,让孩子们带着小宝宝进行平日里的各项活动,如上下楼梯、盥洗间的活动、吃饭、喝水……在体验过程中有一部分幼儿坚持没多久就想放弃,我们就鼓励他要坚持,让他想想自己小时候妈妈带着他的时间比这长多了,都没有说要放弃宝宝,在我们的鼓励下他们都坚持了下来。通过一整天的体验,小朋友们有了深刻地体会,一个个喊着说:“累死了,我不要把宝宝一直带在身边了!”孩子平常无法体会父母的付出是因为他们没有在父母的角度思考过,无法体验做父母的心情,不理解父母的辛苦。幼儿亲身体验了妈妈当年的辛苦后,他们立马就能理解妈妈的辛苦了。再来请他们说说可以怎样做才能让妈妈不那么辛苦?孩子们一个个争着说要听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帮妈妈分担家务。从那天开始我们班好多幼儿都能坚持每天在家帮大人干一件家务了,孩子们懂得通过自己能做的事去感恩大人们的爱。而家长们也通过我们的活动增进了亲情交流,受到很大的感触。
    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所以对孩子从小进行爱的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需要幼儿园、老师和家庭三者的密切联系、紧密配合,为孩子营造一个爱的环境。让孩子们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得到熏陶,只要在孩子心里种上“爱”种子,从中感受爱、理解爱、学会爱、愿意为爱而付出,把爱贯穿成长的一生,最终必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教育部 2012.9
[2]《幼儿园工作规程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 2016
[3]李季湄  冯晓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20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