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丽
(赤峰市松山区第八幼儿园,内蒙古 赤峰024000)
摘要: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作用和内容,从提升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有效性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力求为幼儿教育研究做出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策略研究
引言
在幼儿园设置教育区域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在创设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完成学习,也能通过科学投放区域材料,充分调动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释放自身主动探索与发现的天性,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学习的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同时,区域活动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更加适合幼儿好奇心强愿意动手操作的学习特点,也让幼儿在选择和试错的过程中,能够以独立且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和体验,这对于建构幼儿早期知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促进幼儿手、眼、脑的协调发展,加强幼儿对空间、数量等元素的深刻了解等方面也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需要重视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也要进一步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和改进区域活动的内容与方法,以达到通过区域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为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
一、巧妙设置区域活动,创设幼儿学习环境
有研究指出,设置活动区域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不仅能够是区域活动的实施一目了然,也能够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事半功倍。所以,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前,可以由教师按照幼儿的不同年龄、不同的学习需求和班级情况,在统筹思考之后按照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区域的设置。
(一)依据年龄特点划分不同活动区域
依据年龄的特点,根据大中小班不同的班级情况,可以现将活动区域大致分为大中小三个。比如,小班幼儿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有限,对于参加活动的耐性和想象力都相对不足,因此可以按照这个特点进行活动区域的划分。通过放置一些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锻炼幼儿想象力的物品,从而帮助幼儿在这个活动区域内,有效的进行学习有活动。而对于中班的幼儿相对来说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情境性物品,让幼儿通过一些情境游戏,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沟通和交际能力,也能促进其想象力和耐性的培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最后对于大班幼儿的活动区域,可以增加一些促进身体素质提高的体育活动,让幼儿接触具有挑战性的体育设施,或者组织幼儿在更广阔的活动区域进行游戏,从而提高幼儿的社会性成长,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育。
(二)按照功能不同设置不同活动区域
合理的安排活动区域,不仅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感和体验感,也能通过将动、静区域隔离开,从而保证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相互打扰,从而使幼儿的学习更加有效,一般来说,可以按照功能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活动区域。比如,为了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的能力的发展,就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废旧物品,让幼儿通过发散性的思维,调动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自由的发挥与制作,从而培养幼儿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再比如,为了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可以设置阅读取,让幼儿在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区域自由阅读,或者由教师引领,让幼儿以故事的形式分享阅读后的体验,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用创设环境的方式,帮助幼儿发展认知发展能力,建构起自身的知识体系。
二、科学投放区域材料,培养幼儿探索能力
投放区域材料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工具,在区域活动中投放区域材料应该注重科学性,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高级幼儿学习的效果越好。
实践证明,幼儿的角色游戏开放度高、区域材料投放比重大,不仅受幼儿喜爱,也可以培养幼儿探索事物的自主能力,开发幼儿的智力和认知能力,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方面。
(一)投放区域材料要符合幼儿视角
首先要注意区域材料来源要符合幼儿视角,幼儿在游戏中有着自己明确的想法和目标,他们既喜欢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也喜欢在游戏中进行合作与沟通,而区域材料投放恰恰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其中的欲望,这个时候如果提供符合幼儿视角的区域材料就能大大提高幼儿学习的效率。比如,通过给幼儿提供扭扭棒、海螺壳、树叶、彩纸、废旧的塑料瓶、一次性纸杯等等,让幼儿通过随意组合,任意搭配,在边玩边做的过程中,发挥自我发现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所以,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必须注意要不断根据需要调整对投放材料的需求,这样才能保想象力和创造力持续发展。
(二)投放区域材料要遵从幼儿成长特点与规律
实践证明,一旦投放的区域材料超出幼儿认知阶段效果将会大大下降。比如说,将棋牌类智力玩具交给幼儿玩耍时,幼儿因为不能很好地理解游戏的规则,所以无法通过游戏带给幼儿以智力上的促进。另一方面,区域材料投放也要贴近幼儿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材料,这是因为幼儿所处的心理认知阶段,要分辨事物是什么,接下来才是事物像什么,事物能够用来做什么。所以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作为支撑,才能联系到对事物的认知,一旦超出幼儿的认知范围就会导致幼儿对事物无所适从。所以在区域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要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确保材料符合幼儿生活经验。
三、投放区域材料需要及时动态调整
投放区域材料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通过及时的动态调整,才能保证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比如,当新增加一个游戏情节时,幼儿会进一步要求增加材料的数量,这个时候幼儿园教师就可以通过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补充区域材料投放,从而满足幼儿自主产生新游戏主题的需要。同时,一旦游戏出现新的情景问题时,也可以通过删减材料,刺激幼儿通过主动思考来解决新的问题,随着幼儿经验和需求的变化,对于区域材料的认识和创造也会有所不同,这些都需要及时动态调整区域材料的投放。
三、教师参与区域活动,给与积极的引导与帮助
幼儿园教师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应当参与到区域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在幼儿遇到困境时,及时给与幼儿积极的引导与帮助,另一方面也要在幼儿行为出现偏差时给予评价与纠正。比如,当幼儿对区域材料产生新的想法和需求时,幼儿园教师应当主动参与,提供幼儿所需要的材料,适度的介绍材料,从而帮助幼儿通过自主的思考应用区域材料。另一方面,当幼儿进行无意义的随意摆放,或重复叠加时,幼儿园教师也要适时的帮助幼儿进行思考,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思考这是什么?这个可以用来做什么?避免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产生思维的定式,减少幼儿惯性思维,促进幼儿自主思考的能力。特别是在角色游戏之后,也应当适当的评价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行为,纠正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肯定幼儿主动参与的精神,鼓励幼儿在下一次角色游戏中更好的使用区域材料,从而达到同伴间区域材料创造性使用、丰富游戏情节的相互启发,促进更多幼儿对区域材料选择和使用中的自主性。
总之,区域活动必须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兴趣方面、爱好特长等,通过创设不同主题、创设不同的活动区域,有针对性的为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提供区域材料,并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帮助与指导,这样才能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断发展自身认知能力,促进幼儿建构能力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延平.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01).
[2] 孔丽媛.幼儿园区域活动现状和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4).
[3] 毛艳.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名师在线,2020(01).
[4] 林鲁青.基于信息技术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J].科学咨询,2020(01).
【作者简介】孙丽丽(1992.11.12—),女,蒙古族,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第八幼儿园教师,研究方向是幼儿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