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精细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肖永娟
[导读]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实施的基础单位,也就是说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成功与班级管理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
        肖永娟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第三高级中学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实施的基础单位,也就是说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成功与班级管理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班级精细化管理是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它可以实现班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人处理,所有的班级学生都有事可做,并确保每一个事情都做得非常完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集体责任感。
        关键词:班级管理;团队意识;精细化管理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要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需要将工作划分成小的单位也就是班级,班级在学校教育活动当中是自然群体,也是学生参与活动的基础团队。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的学习能力、道德水平、综合能力的增长与学校和班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优秀的班级体,可以让学生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进步会有长期的作用。
        一、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相关概述
        精细化管理这一概念来源于企业管理,重点在于将企业当中的分工和服务精细化并将责任落实到人,让每一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责任,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问题需要及时的纠正和处理。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增加执行力,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节约资源。当然精细化管理方案也可以应用于班级管理当中,确保班级当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二、中学班级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班主任教师需要做好班级中的日常管理工作,使班级拥有良好的秩序,并且培养学生规则意识。责任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为学生营造团结、民主和谐健康的集体氛围。在实际教育和生活当中,班主任教师除了负责自己的学科之外,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当中,班主任教师所使用的管理方式不够科学合理,最终导致管理效率急速下降,最终导致班级管理耗时耗力。如果在此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可以借助精细化管理方式,将有效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质量。其次,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不稳定,学生生理发育迅速心理发育缓慢,因此会产生许多矛盾。学生在此过程中渴望自由独立,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能力,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给学生更多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中学班级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教师需要发挥表率作用
        班主任教师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学生会将教师作为自己成长的楷模。教师个人举动对学生的影响较为巨大,但凡要求学生需要做到的事情,教师都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例如,在班级大扫除当中,要求学生将卫生处理干净,教师也要参与其中,为学生做好示范,学生也会按照教师的标准和规范去做,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做好值日工作节约时间。如此学生就可以迅速地做好大扫除工作,并且运用节约的时间学习。例如,班级当中有许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乱扔果皮纸屑。因此教室变得脏乱不堪,许多学生却熟视无睹。

教师需要在班会中引导学生互相探讨,转变学生的个人认知,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当教师走进教室发现有果皮纸屑时,就将它拾起放入垃圾桶,通过这些细节影响学生。在长期的引导下,学生会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
        (二)引导学生形成服务意识
        在班级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教师要了解规范行为的重要性。这样更利于班级体的发展,只有班级当中,每一个人都遵守行为规范,班级群体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学生明白相关的道理,让约束行为的规章制度逐渐变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在放学之后,教师会要求班级中的学生将着椅子放在桌子上面,这样方便值日的学生打扫卫生,这样也会减少值日生的工作量。通过日常生活当中的细节,让学生形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个人行为。如此学生也会积极地从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出发,为班级体的荣誉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对于中学生来说,具备团队合作意识是非常关键的。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团队意识培养作用,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个人行为为集体争光,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足,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例如,在班级卫生评比中,班级扣分了,这时会要求负责值日的学生去了解分数,并与其他班级进行对比,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及时的纠正失误,在之后的评比中为班级赢得荣誉。当然在学生出现一些小失误,教师除了进行正面的教育之外,还可以实施一些小的强训方式,弥补学生的不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对于一些缺乏责任心,缺乏积极性的学生,教师要严格要求,从细节处出发,让学生做好自己的工作,培养这部分学生的集体意识。
        (四)树立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可以促进学生快速成长,即使学生学习优异,具备良好的技能,如果欠缺责任意识,他的成长也有所欠缺。如果学生缺乏的责任感,很难在集体中寻找到自己的定位,体会自己对集体的作用,在成长过程中会迷失自我,失去前进的动力。如果听之任之,学生做任何事情都会缺乏责任感。因此,教师要从班级当中的小事出发从细节着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具备高度责任意识。在适当的时候,教师需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各种活动,合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尽职尽责,让学生感受到为集体发展贡献力量之后所带来的快乐,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结语:总而言之,在中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质量。教师不可急于一时,要从细节处出发,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并让学生持之以恒,为自己和班级体的发展不断努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之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武阳国. 探索班级精细化管理[J]. 考试周刊, 2014.
        [2]杨先军. 浅谈班级精细化管理[J]. 文学教育:中, 2014(12):77-77.
        [3]刘子增. 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与学生品格发展研究[J]. 珠江教育论坛, 2015(1):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