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秀
济南市历下区盛景小学 250014
摘 要: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其教学评价的机制进行改进,特别是在当下的核心素养教育大背景下,教学评价的改进刻不容缓,有效的评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才能实现教学目的。本文先是就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的基本内涵及学习评价的含义和作用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学习评价的主要方面、主要工具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有效改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进策略
引言
在现代化的教育浪潮中,“核心素养”一词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热点名词,核心素养下对教育的要求愈加严格,也使得数学教学具有了前瞻性,从长远的目光中找到数学教学的重要价值意义,小学的数学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打下思维的良好基础,还能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养成。
1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的基本内涵及学习评价的含义和作用
1.1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虽然是现代社会提出来的观念,并将其应用到教育领域中,但对于和谐社会的每一位公民来说,核心素养应该是必备的素养,同时也是公民自身发展其他方面素养的基石,也关系着个人的终身素养发展。将核心素养具体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就是指学生应该在数学的课堂学习中获得各种学习能力,并将这些能力发展到适应小学阶段学习的水平。
1.2学习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含义和作用
学习评价是教育领域中各学科常用的衡量教学效果的一种指标方法,要求该方法在学科中要以科学、合理、系统的方式存在应用。该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实际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的逻辑思维性很强,大部分都需要学生主体进行头脑的运转,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无法正确判断学生是否理解了该知识点,而学习评价的出现正是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解题水平、答题水平以及对问题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此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究竟如何,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让教师知道自己的教学不足,以此促进教学的改革前进。
2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形成学习评价的主要方面
2.1学习过程方面的评价
对于目前的学科学习过程来说,该过程应该包括教师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发挥主体性的自主学习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教师都要及时、全面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注意力程度、学生回答教师问题的积极程度、学习数学的热情程度以及在自主学习中对数学问题思考的思维扩散程度等,都能综合评价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的改善。
2.2学习效果方面的评价
学生在经过了学习过程的评价之后,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应用情况。在学习效果方面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度、作业正确率、各种测试的数学成绩高低等。
2.3学习习惯方面的评价
无论什么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保证学习的持续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的习惯培养过程大体可以包括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以及课后复习三个方面,而三个方面中具体的实施细节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
3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形成学习评价的主要工具
3.1学生数学学习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形成学习评价的主要工具主体不仅仅只有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本身出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数学学习总结的好习惯:在数学课堂前做好预习工作,记录疑难点;在数学课堂中记录所学知识点;在数学课堂后记录错误地方,做好重难点的复习工作。通过这样层层的学习总结,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找到自己的学习误区或者学习错误点,作为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引导纠正,向学生提出有价值地意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有助于后续数学课堂的顺利进行。
3.2多角度分析考试成绩
虽然现在的教育倡导学校和教师要多注重学生的人格、德育培养等,但考试成绩依然是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最能直观反映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度。因此,考试评价依然是所有评价中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教师通过进行正确的、多角度的考试成绩分析,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多维评价,在评价结果中衡量学生的基础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此进行进一步的针对性教学计划制定。
4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改进策略
数学的真理并不在最终的定理规律里,而是在找寻定理规律以及创造新的定理规律里。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评价也不在最终的结果中,而是在于总结结果的过程中。
4.1创设问题情境,持续发展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应该是从结果性的评价转变为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现评价的整体过程。在美国的实践教学领域中,时兴的表现型评价法值得我国教师适当的借鉴。这种评价形式主要是为学生创设真实或者模拟的问题情境等,这个所创设的情境需要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个人生活兴趣相结合,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问题的解决上。并教师在通过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观察,对学生的思考方式、实际操作、沟通交流等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素养发展情况。
4.2突出学生主体评价,增加多元评价
教师应该在自己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让学生自评、互评或者群体性的评价。学生自评就是让学生发挥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勇敢地表达自我,将自己的学习情况表述出来,从自己的角度总结自己的学习优势和不足;学生互评就是让学生两两之间进行互相评价,互相评价的形式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还能学习别人的学习长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群体性评价就是将学生氛围几个小组,将小组学生的学习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并对整个整体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评价过程学会互相合作、互相关心,通过团队的力量去赢得学习竞争。
4.3丰富评价内容,做好全面评价
由于数学学科涉及的教育方面较为广发,不仅仅只有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还有人格品质、数学品质等方面,因此,教师要丰富评价的内容,做好全面的评价工作,使得评价结果呈现出科学性、合理性,并且要求具有真实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全面,从各个角度分析学生的水平能力,做到评价真实、合理。
结语
小学数学的教学评价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对教师进行严格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最终所呈现出的教学效果也会超出意料。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研究分析,是为帮助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提高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建全.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06)
[2] 康晓梅.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19(12)
[3] 武国红.浅议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主要问题[J]. 好家长. 2018(25)
[4] 付双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效果的对策研究[J]. 数学大世界(中旬).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