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春花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九小学405499
摘要:口算是指直接用心计算并说出答案,它是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课程必须要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而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口算应用也非常广泛,对生活也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大多数学教师对培养小学生的口算给予了非常高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对新课改下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学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能力;培养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是每名小学数学教师的共同教学目标之一,而且口算能力对提高小学生日后学习数学的效率和生活中的应用也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一些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控制自己专注学习的能力也较差,所以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小学生学习口算的兴趣、提高口算的准确比率,使小学生口算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一、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故事游戏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对游戏、故事等好奇心较强,思想意识比较灵活,接受新事物能力也比较强。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口算教学时,可以从激发小学生的对口算的兴趣角度出发,使小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喜欢上口算,提高口算的准确比率。对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采用游戏、故事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小学生对口算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来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在手工课上,教师举行了折小星星比赛,每组三个同学,一共有两组。第一组的同学分别折了5个、6个和9个;第二组同同学分别折了7个、11个、20个。”教师又问:“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折了多少个小星星?”小学生对这个故事本身就有兴趣,所以会集中注意力去计算两组都分别折了多个小星星:“第一组折了20个小星星,第二组折了38个小星星。”教师又问:“那哪组折的小星星多呢?多了多少个小星星呢?”小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会积极去计算,最后得到答案:“第二组折的小星星多,多了18个。”
教师通过把有趣味的故事与口算教学结合到一起,使小学生既感觉到口算学习很有乐趣,又可以使小学生专心融入口算学习中,并且可以使口算的准确率得到有效提高。或者数学教师也可以把故事变换成游戏,即组织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折小星星比赛,然后再按所折数量进行100以内的加减口算,使数学课堂通过类似的小游戏增加许多趣味,进而激发小学生学习口算的兴趣。
二、通过加大练习量提高口算能力
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所以还需要加强对小学生口算练习,并坚持每天练习,直到他们可以熟练掌握、运用口算。对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给小学生布置习题来进行。
如,“表内乘法”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讲授完教学内容后,列出10至20道口算题在黑板上,让小学生进行口算,全部口算之后数学教师再与小学生对答案,并对回答准确率高的小学生进行表扬,相对较低的予以鼓励,使小学生积极进行口算训练。
或者,数学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第二天再和小学生对答案,来加强口算练习。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口算能力进展程度,设计不同的口算练习方案。比如小学生已经练习一段时间乘法口算后,教师在设计乘法口算练习题时,可以不按照乘法口诀的顺序来设计练习题,让小学生进行口算并得出答案,使小学生在口算时可以灵活运用乘法口诀。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教师每天都需要训练小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口算练习,这样才可以使小学生熟能生巧,提高口算能力。
三、对小学生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
在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过程中,小学生口算时出现的口算错误情况不容忽视,分析与纠正小学生口算错误的习题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口算的正确比率。教师在进行口算训练时,通过大量习题,可以使教师看到小学生出现口算错误的原因在哪里,教师再有针对性的对小学生进行分析和讲解,就可以极大提高小学生口算的准确比率。
如,在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练习时,数学教师以套圈为例让小学生进行口算。“小华套了13个,小雪套了8个,那么小华比小雪多套了几个?”
其中一名小学生回答是4个,那么这名小学生错误的原因很明显是对退位的计算没有掌握,数学教师就可以针对退位减法的知识重新对这名小学生进行分析和讲解,并进行示范练习,使这名小学生理解明白13-8应该是10-8=2再加上3的思路来计算,是等于5,进而改正以前的错误,这样就有效提高小学生口算的正确比率,再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小学生就可以牢固掌握此部分计算知识,不再范现同样的错误,这样既可以提高小学生口算的准确比率同时还可以使小学生学习口算的自信心更足。
四、通过在生活中应用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口算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以,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另一目的是让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去灵活应用,而且把口算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也有助于小学生深入掌握和运用口算,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数学的口算应用题其实就是将口算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了,通过做应用题便可以使小学生把口算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锻炼并提高小学生口算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置相关联的应用题,并且对应用题进行讲解,使小学生在生活中也会使用口算。
如,在学“表内除法”时,数学可以引入教学情境:“小明对妈妈说练习册没有了,每本8元钱,妈妈让他自己去文教店买,并给了小明50元钱,那么小明一共可以买几本练习册呢?还剩多少钱呢?”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小明,然后让学生在演练中运用口算去计算一共可以买几本练习册,还应剩多少钱。通过实际演练使小学生知道可以买6本,还剩2元钱。
通过这样的演练可以使小学生有效把除法口算应用到生活中,还加强了他们在生活中减法的应用,使小学生进一步体验和感知口算在生活中的重要,并且也促进了小学生口算能力提高。
总结: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口算能力,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有趣味的教学方案,针对小学生在口算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并结合大量练习来帮助小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计算知识,使他们在生活中也可以灵活应用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世秀.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错误原因及矫正策略探析[J].神州,2020,(20):94.
[2]胡信东.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途径[J].新课程,2020,(25):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