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谨粦
广东省五华县龙村镇新前小学 514447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们学习发展的基础阶段,因此要为学生提供扎实的教育保障,为学生后续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但立足新形势下,小学教育依旧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对此,小学需顺应新形势环境,进一步加强小学教育改革工作,并采用有效方法进行创新,以此加强小学教育质量,为学生良好发展提供重要帮助。下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小学教育改革的创新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下;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方法
我国小学教育已经具备较长的发展时间,尽管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因此,改革创新小学教育是必然的。立足新形势下,我国对小学教育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如免除学杂费等,在多种制度下进一步促进了小学教育事业的进步,对学生而言也具有积极影响。但由于个别因素,部分地区的小学教育未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如应试教育现象严重等,这些都需要小学给予高度重视,加快整改速度。
1.改革创新小学教育管理工作
开展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时,学校与教师必须将学生的主体性放在第一位。新形势下,只有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断完善教育管理方案,才能提高小学教育改革创新成效。这其中,小学管理层应引进新型教育理念,并将其全面落实在实际教学中,还需鼓励教师与全体工作人员时刻保持科学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并给予充分尊重,应一视同仁看待每名学生,并鼓励学生发展自身个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此外,针对管理工作,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规划科学全面的管理机制,并细致分析教师与学生的个人利益,考虑到方方面面。此外,学校不仅需要加强教育管理工作,还应立足学生饮食、在校安全等问题,并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思想,以此提高教师与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为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做好铺垫。不仅如此,学校需要重视教师的发展与进步,应挖掘优秀教师,并给予其足够的进步发展空间,使其充分发挥个人的教育优势。而针对教师自身而言,其不仅需要加强教学水平,还需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以此正确科学的引导学生进步。最后,学校需要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使教师之间有互相交流的机会,在整体上加强学校教育水平,并不断提高教师的自我认知,为加强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2.改革创新教学评价机制
其一,学校应将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各个学习阶段成绩的途径。在测评学生成绩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正视考试成绩,并指导学生总结与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后帮助学生针对性解决,以此完善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其二,教师需要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其中,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还可以引进家长反馈机制,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评价中使学生不断反思个人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其三,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定期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应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学习能力,这是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更加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1]。
3.创新小学教育改革方向
首先,学校应创新教学目标。一直以来,我国教育深受应试思想的影响,这就导致多数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各方面学习能力。针对此种情况,立足新形势下,教师应进行改变与创新,应树立新的教育思想,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其次,教师应创新教学内容,并适当拓展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众所周知,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成绩具有直接影响,若教师只注重讲解课本知识,则不利于开拓学生学习视野,会使学生学习受到一定局限性。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适当拓展教学知识面,并构建高效的素质教育课堂,在多方面加强学生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应改革教学方法,应在各门学科中调整教学模式,需跟进教学前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学校需要强化教育师资队伍,这是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基础。这其中,学校应引进先进的教育手段,如多媒体信息设备等,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使教师顺利开展教学,为实现小学教育改革工作奠定扎实基础[2]。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时期的教育管理质量,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同时,想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民族素质,就应立足儿童时期抓起。对此,针对小学教育,应高度重视各项教育管理问题,不断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此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这其中,小学学校应细致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与管理两方面抓起,不断渗透新的教育管理理念,为学生后续成长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王涛.陈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教育管理措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000(032):214-214.
[2]徐文宇.姬长新.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分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8,000(00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