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石霄霄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逐渐推进
        石霄霄
        绍兴市柯桥区柯桥裕民幼儿园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逐渐推进,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健康逐渐被社会和教育所重视,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针对幼儿的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幼儿的成长健康,幼儿园教师在培养祖国花朵的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幼儿园幼儿的心理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幼儿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教学
        幼儿园是专门给幼儿学习准备的专门场所,针对幼儿园的教育,幼儿教师在传授给幼儿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成长,引领幼儿幼儿住进迈入科学知识的殿堂,引导幼儿心理健康成长,时刻关注幼儿的心理,重视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教师对于幼儿教育的知识与能力。
        一、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对于幼儿的教育,幼儿园教师多以教导幼儿努力学习,取得良好的成绩为重点,在课堂教育上,教师多以教导幼儿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为手段,促进幼儿对于知识的掌握,从而忽略了对于幼儿的心理重视,忽略了幼儿的身心成长。随着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逐渐深入到教育教学当中,要求教师在针对幼儿教育时,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针对幼儿教育时,江重心从针对幼儿知识文化的教育,向幼儿身心发展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转移,学校教师与幼儿家长进行相互配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良好开展,培养一位健全的幼儿[1]。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措施
        (一)营造健康的教学气氛
        幼儿园的教育主要认识是让幼儿对于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不像正式步入学习阶段的幼儿一样,针对幼儿教育,教师要以烘托欢快、活跃的教学气氛,让幼儿在这样的气氛中,快乐的成长并且学习到知识。这样的气氛也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培养幼儿面对学习生活时,能有一个良好的、积极乐观的心态。例如幼儿教师在教幼儿基础的英文发音时,可以让幼儿围绕着教师进行学习,这样的形式可以规避掉传统课堂所带来的的学习压力,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可以活跃课堂内外的气氛,激发出幼儿对于知识的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心理健康,为幼儿心理健康建设打下基础,促进幼儿日后的健康快乐成长。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的心理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2]。例如在开展《我为社会作贡献》的主题教育时,教师将社会上的好人好事向幼儿进行介绍,并及时的对于社会有贡献的人进行鼓励与肯定,培养幼儿良好的价值观念,在进行授课的同时,也可以鼓励幼儿,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好事情向其他同学进行展示,比如今天帮助妈妈拎垃圾,或者帮助爸爸开车门这种简单的小事情,在同学与教师之间的讲述,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多鼓励多表扬,培养幼儿自信心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鼓励与表扬是对小孩子的最高评价,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针对幼儿积极的行为进行鼓励和表扬,以此来建立幼儿内心的自信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例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时,一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小心口袋里面的东西掉了,然而被另一位幼儿发现并捡起归还给了同学。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这种日常生活的小事情,来对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告诉幼儿这样做的意义,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价值取向,从而引导幼儿进行良好的身心健康成长。教师通过幼儿之间的小事情,来表扬、鼓励幼儿,有利于幼儿基本道德素养的建立,从而帮助幼儿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四)多活动多实践,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针对幼儿教育教学,不像传统教学一样,多以课堂讲述为基础,幼儿教学要多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为幼儿讲述良好的品德,并鼓励和引导幼儿进行良好的品质,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快乐的成长。例如在组织幼儿进行滑梯玩耍时,在玩耍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重视幼儿的安全问题,当出现插队的行为时,教师应对插队幼儿进行教育,不要着急批评,而是进行耐心的教育,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告诉幼儿插队是不对的,插队的话同学就不喜欢跟你一起玩耍了等等语句,来教育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从而促进幼儿进行愉快的游戏,促进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幼儿的身心成长,引导幼儿可以健康的发展,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在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爱好,这才是幼儿教育的重点。因此,幼儿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和授课方式,针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积极正确科学合理的教学,为幼儿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在教育过程中,向幼儿渗透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培养心理良好健康的祖国未来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马艳娥.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 中幼儿作文指导, 2019, (14):90-90.
[2]郝晓艳. 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8):313-313.
[3]陈赛娥.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渗透策略分析[J]. 赤子, 2020, (4):208-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