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坤1 , 张庆禹2
(1.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2.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 , 山东 青岛 266590)
摘 要: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对于开展高校国防育人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在网络新媒体迅猛发展、易班在全国高校推广这一背景下,将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与“易班”相结合,发挥易班平台的资源优势,建立大学生国防教育长效机制意义深远。本文分析了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易班平台对大学生国防教育宣传工作的影响,提出通过易班平台构建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新理念,并就基于易班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教育;易班;平台建设;工作机制
当前高校大学生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成分,不仅改变着他们学习、生活的方式;网络也带给学生工作干部新的机遇,借助新媒体平台,全面调动大学生参与热情,关注最新国际形势,紧跟发展趋势,做好大学生国防教育,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
2019 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明确指出:“持续推动加强32家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建设,大力深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易班网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国共建,全面统筹网络育人各环节、各要素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切实提升网络育人工作实效。[1]”易班作为集思想引领、教育教学、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网络综合互动社区,同时是教育部领导下全国最大的教育平台。在大数据背景下,易班作为一个重要的网络阵地,可将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与“易班”相结合,依托易班建立国防教育网络平台,构建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新模式。同时,易班社区也将成为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
《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防教育要顺应时代潮流,要有更加现代化的教育水平,要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相一致,不断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高校开展多样式多平台的国防教育活动,既是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一些国防教育方面法律法规的出台,为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提供了支持和依据。高校基本都能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但自身原因和现实困难影响了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高校按照国家的要求组织对新生的军训工作,但实际情况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军训活动存在抵触逃避情绪,认识不到军训是国家法律赋予大学生的神圣义务。同时,由于生活环境长期处于和平稳定状态,国防观念普遍较为淡薄,甚至会产生“国防与我无关”、“战争与我无缘”等十分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想法。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军事理论课、形势与政策等国防教育类课程,但仍有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形势等问题认识不足;有些高校的国防教育课程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国防意识和技能得不到提高。西方文化入侵也因高速的信息传递速度而变得更加剧烈。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利用混淆的网络信息左右青年学生,在不同层次和程度上削弱青年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和历史价值的认同,诱导青年学生盲目崇洋,从而导致国家意识淡薄、民族情感淡化,逐步变得没有民族认同,致使敌对势力从网络上攻破国防防线。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和形势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颠覆逐渐演变为更加隐蔽的方式进行,其中网络的渗透是重要的渠道和平台。
(二)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传统国防教育存在的弊端有:一是多数高校不能全面、正确地看待国防教育,对和平时期的国防教育不够重视,目标不明确, 不能真正发挥国防教育的作用与功能;二是部分高校对国防教育缺少整体规划,教材和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不能紧跟时代,使国防教育无章无序,许多高校的国防教育只局限于军训和军事理论考试,学生普遍被动接受,毫无学习的积极性,收效甚微,致使国防教育流于形式,失去了严肃性;三是对网络时代的特点和学生网络行为不重视,不了解学生的特点,抓不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学生不能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国防教育和军事理论教育缺乏对当前世界最前沿的军事斗争和军事科技的深入了解,国防教育观念僵化,严重与世界政治军事脱节。此外,高校国防教育还存在着军事理论师资力量薄弱、组织机构不健全、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这些都使高校国防教育无法真正落在实处。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以往国防教育的传统方式和观念,也改变了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等垄断国防教育信息传播的局面。国内大多数新闻网站上,基本均报道涉及国际军事领域的信息,但是专门用于国防教育的网络平台不多,针对高校大学生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些网络平台普遍存在互动性不强,不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规律等特点,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网络也给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一是冲击了大学生群体固有的国家主权意识以及国防安全观[2]。网络里存在着全世界不同的文化,控制全球网络的主导权掌握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手中,他们通过大量传播所谓的民主、平等、自由等观念,攻击我们的党和政府,诱导少数思想觉悟不够高的大学生,令他们丧失民族自尊心;二是增大了国防教育的难度与复杂度。有些大学生认为网络是虚拟的、匿名的,便抱有侥幸心理,放纵自身行为,以为可以逃避法律的约束。一旦他们缺乏道德约束力和是非鉴别力,就容易受到网络虚假言论的蛊惑,道德责任感淡薄,给国防教育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三是削弱了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巨量的网络信息因为没有经过筛选与过滤,思想观点良莠不齐的,部分西方国家妄图对我国进行“分化”和“西化”, 鉴别力不强的大学生会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国防工作者的说教和舆论单向控制作用遭到削弱, 制约了国防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基于易班平台的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意义
易班是一个由教育部和网信办共同发起的全国高校网络综合性互动社区,有别于其他新媒体平台最突出的特点是只针对高校学生,采用实名制认证,学生数据得以安全保证,内容管理方便,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易班平台上随时随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其他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更为有利。同时,易班采取共建方式,通过易班上的应用、快搭、优课等功能,增加学生的可参与性,更贴合学生特点,满足学生需求,有效提高易班使用黏度。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应充分利用易班这类新媒体的优势,拓宽教育渠道,积极思考依托易班提升国防教育工作力度和宣传水平,促进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
(一)易班是强化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举措
互联网正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飞速发展延伸,高校现已成为一个网络用户高密集区,大学生意志相对薄弱,思想比较开放,价值观没有完全定性。易班的受众群体是高校师生,互动环境健康向上,内容多围绕学生日常,更容易构建优质校园网络文化。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创造的优势,特别是这一专门针对高校搭建的新媒体平台,让家长、学生可以及时获取国防政策信息,根据自身需求查询相关内容;而且,老师可以在易班平台与学生交流互动,进行积极的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认识。借助易班平台推送典型,开展各种国防教育活动,营造爱国氛围,达到强化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的效果。
(二)易班是促进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有效途径
依托易班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大学生国防教育内容更加全面,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途径更加新颖有效。第一,易班拓宽了国防教育工作的辐射范围,搭建了信息互通平台,既可以发布国防教育信息,又可以进行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助力高校征兵工作,方便老师和学生及时获取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新闻,方便老师和学生进行多方向、多目标的信息传递;第二,易班不受地域、时间和空间限制,时效性强,传播迅速,宣传形式丰富,覆盖面广阔,为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第三,通过易班开展国防教育,更加突出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更容易被学生接纳和认可,从而实现主动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接受国防教育,使国防教育工作开展更为便利,从而增强国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的国防教育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和新模式[3],加快利用易班开展国防教育工作步伐。充分利用易班平台拓展国防教育的渠道,让教育效果更加显著,提高了国防教育的水平。
三、基于易班的大学生国防教育平台构建研究
(一)着力提高易班在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中的参与度
互联网改变了当今大学生的日常交流方式,手机成为学生联系互动、获取信息的第一媒介。依托易班平台抢占大学生国防教育阵地,构建新时代国防教育工作体系,着力提高易班在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中的参与度。
1.通过易班平台推进国防教育工作,构建国防教育新专题模块,开辟“经典战役、国防现代化、征兵政策宣传、国防要闻、国防法规、兵器大观、中国军事、国际军事、军事热点观察”等栏目,利用易班信息推送功能,实时推送国防资讯、征兵宣传等信息,有助于加强全校师生对国防知识的了解,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增强国防意识。
2.通过易班平台开展征兵宣传工作,建立征兵工作咨询联络群,为有志参军的大学生宣讲解读最新征兵政策,及时解答学生们的疑惑,搭建起家校互通的桥梁,营造良好征兵宣传氛围。
3.创建易班国防平台还可以将国防育人的效果发挥得更好,依托易班平台开展线上国防专题教育,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八一建军节等重要节日,通过文字解读、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们宣传国防教育知识,唱响爱国主旋律,弘扬报国正能量。
(二)加快推进易班成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新阵地
易班正在全国高校推广发展,其自身全面且强大的功能受到越来越多师生们的青睐,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
1.沟通互动阵地。高校辅导员借助易班平台可以随时随地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及时获取学生思想动态,进行国防教育宣传、解读,对国家社会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正向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学生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参与进相关的课程或活动,也可以及时反馈对开展国防教育的建议,从而吸引学生不断进入到国防教育里面来,共同搭建网络国防教育平台。
2.爱国教育阵地。占领“易班”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依托易班平台为载体,增强网络国防教育实效性,推进网上爱国教育基地建设进程,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夯实大学生红色文化根基,牢牢把握住思想引领的主动权。真正发挥出网络国防教育作用,激发出大学生爱国报国的热情,增强他们抵御防范各类不良文化侵袭的警惕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网络教育阵地。借助易班这一平台实施网络国防教育,拓宽大学生的国防视野,编排或者收集内容新颖的国防教育题材的文章和影视作品,发布在易班公共平台上,将国防教育主题的公开课实时更新到优课上,既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进行观看,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同时,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机制,线上搭建国防教育知识题库,线下举办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营造争着学、比着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建立健全使用易班推进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机制
学校应引导老师充分认识易班平台的特点与优势,倡导将易班作为日常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线上线下”齐发力,建立易班国防教育工作机制。
1.通过专项培训、模拟实操等方式,让老师科学地认识和把握通过易班平台开展国防教育的使用技能和特点,能够让老师使用易班平台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形成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开辟新途径。
2. 将易班网络平台各种优秀的国防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易班优课的功能和资源,创建基于易班的在线国防教育一体化的服务平台。整合学校国防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比如将图书馆和易班粘连起来,将图书馆国防类书籍的快捷方式直接连接到易班,方便师生查找资料;武装部可将征兵入伍信息通过易班进行发布,学生可以及时了解。
3. 重视活动引导。开展网络国防教育活动不是单纯在线上开展活动,而是要“线上线下”齐发力,以“线下”促“线上”,注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与“实体”相结合。充分使用易班平台开展国防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培育优秀的国防教育活动,丰富校园国防活动形式,增强活动感召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活动在总结的过程中要主动将形成的新闻、报告、宣传材料上传至易班平台进行展示,做到活动事前有宣传、过程有质量,结果有收获。通过深入挖掘国防活动内涵,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数据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占领网络国防教育新阵地变得尤为重要,高校应当充分发挥易班优势,完善易班平台在国防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体系,创新利用易班进行国防教育的方式方法,拓宽国防教育的覆盖面,营造良好的校园国防教育氛围,全面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作者简介:徐华坤(1991—),男,汉族,山东日照人,硕士,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张庆禹 (1989—), 男,汉族,山东滨州人,硕士,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2020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论文。
参考文献:
[1]童彦.基于“易班”平台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决策探索(下),2019(07):70-71.
[2]朱兆平.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及解决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9):58-59.
[3]欧盛福.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宣传工作路径探析——以易班建设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5):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