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高效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9期   作者:薛小坚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单纯,是进行教学的绝佳时期
        薛小坚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昆阳镇第一小学  3254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单纯,是进行教学的绝佳时期,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也正是因为心思单纯,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如果不对学生加以正确观念引导,学生极有可能走向歧途。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人们出现心理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心理健康教学,如何基于学生的情况,进行高效的小学心理健康教学,是本文急需解决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学策略
        在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以及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观念未能及时的确立;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知晓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相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过于局限在教材,导致学生学习信心丧失。教师在教学中,也多对学生进行攀比式教育,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教师未能及时沟通;此外学生的家长对心理教育也存在偏差。这些都导致小学心理教学效率下降。面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以下策略,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讲述心理健康重要性,树立正确学习观念
        在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学时,很多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概念不了解,认为心理健康知识不用学习,只是为了满足课程标准而设立的学科。学生对这一科目不重视,是导致教学效率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述心理健康重要性,树立正确学习观念。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述心理健康的概念,同时结合相应的小故事,小学生讲述有关心理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教师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展示相应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此外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言,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学生还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结合生活化案例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学习
        在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相关概念难以理解而丧失学习信心。但是教师受传统方式影响,经常采用言语教学,学生理解难度加大,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结合生活化案例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在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生活案例,比如马加爵案件,进行讲述,并告知学生也正是因为这个案件,我国开始设立了心理教育。

教师还可以适当讲述刀文兵事件,并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以及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以及抑郁症,帮助学生分析,加深学生对心理疾病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三、进行鼓励式教学方式,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心理十分脆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再采用攀比式教学,对学生造成心理压力,而是应该适当进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教师还可以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进行心理健康教学时,以往的学科教师经常采用攀比式教学,比如向学生说,看看某某班的学生如何如何,这种方式其实是在无形中向学生输送一种观念,就是“你不如别人”,这极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时常鼓励学生,确立学习信心,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同时还可以设置心理健康委员,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情况,改进教学方式。
        四、及时进行家庭的引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小学阶段,家长在学生心目中是权威,家长的观念影响学生的行为,所以在家庭中,教师还可以及时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家长可以借助电视机,网络,书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在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家长也应该注意纠正学生的观念,比如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观看教育类节目,家长和学生借此对自身进行反省,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学习心理教育的方式,家长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家庭教学,在教学时,家长还可以结合中国古典书籍进行引导,比如让学生树立“?树文德于庭户,立操学于衡门。积善之馀祐,履福之所延。”的观念,还应该注意待人接物的方式“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学习观念,为接下来教学创造便利。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讲述心理健康的基础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讲述案例,使学生知晓心理健康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学,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最后作为学生的家长也应该纠正自己的观念,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
        参考文献:
        [1]武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3(39):306-307.
        [2]陈元梅.关注心理健康,营造和谐成长环境[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