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工程管理及项目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李正辉
[导读] 建筑行业不断快速发展,但是也不断出现各类工程质量问题。

        李正辉
        广西贵港市工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贵港   537100

        摘要:建筑行业不断快速发展,但是也不断出现各类工程质量问题。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突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项目建设单位的管理要点,不断完善管理工作,整合建筑项目施工和监管工作,统筹管理各项工作环节。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项目控制
        引言
        现阶段,建筑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随着建筑企业规模与数量的不断增加,工程项目由单一项目向多业态与多项目的方向不断发展,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更为重视经营与管理。因此,建筑企业必须积极调整传统发展模式,确保能够适应于建筑行业发展的新形势,通过构建运营体系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企业管理效能。
        1建筑工程施工影响主要因素
        1.1设计水平和标准
        工程设计方案是在建设单位制定的要求下进行的工作,设计单位编制施工方案,在审核过程中需要了解建设单位的指导文件建议内容,还应该结合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实际环境,综合各方面因素完成工程设计方案,从而才可以保证工程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相符。由于施工人员不了解工程项目各环节的参数,导致施工方案并不具备可实施性,在建设工程作业阶段会出现各种问题。
        1.2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实施阶段,工作人员的作业行为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整体质量,但是由于工程作业繁多,部分工作人员为了追赶作业进度,并没有按照施工工序进行,为工程作业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这与建筑工程现场监管不足有直接的联系。在工程运行阶段,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与工作人员行为以及工程材料质量息息相关。一方面,现场管控力度不足会导致工作人员违规的操作行为无法得到管控,促使违规行为频发;另一方面,若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及质量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容易在后期出现质量问题,工程项目无法通过验收环节,会极大降低房屋的建设质量。
        2建筑工程中的工程管理及项目控制措施
        2.1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实施整体控制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重要保障,在施工现场中针对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较多,开展优化性工作要有针对性,从多个方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例如,在施工设备管理上,除了常规检查以外,要做好机械设备性能的检测,使施工设备能够准确达到施工要求。在施工现场管理中避免由于环境原因、天气原因造成的施工问题。施工现场要考虑施工材料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例如,在施工中突然降雨就要做好的建筑物的保护工作。在前期工作中有预见性地进行施工规划,在前期施工与施工期间以及施工后期做到前期、中期、后期工作的有效衔接。例如,前期测量工作中,施工人员在管理的安排中要明确具体分工和任务,调整施工质量的安全及整体布局。施工工作材料要符合要求,施工之前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彻底的勘察与测量,设计图纸定线等工作都要有效连接起来,避免出现纰漏。施工人员对现场施工要进行完整的记录,做好项目施工的现场状态和变形情况的指导,根据监测数据反馈给设计单位,及时做好方案修改,确保施工的完整性。
        2.2从多角度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是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安全管理要根据施工的整体环境和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确认,优化安全管理方面,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施工人员中进行技术性提升。对施工人员根据个人能力设计岗位。做好事故危害预防,做好安全保护,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防止高空坠物、机械伤害等问题发生。针对这些问题要加强设备管理和专业化操作,强化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有效防范问题出现。

实践中,构建对应的安全防护应急措施,减少事故发生,建立应急机制,保障出现事故以后能够有应对处置方案。对安全事件做到及时响应,将安全事件危害降到最低。施工过程中合理调控施工质量,达到国家安全标准,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安全管理,做好施工人员的调配,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
        2.3积极推行监督管理工作
        目前在项目化管理工作开展时,很容易出现各种误区,导致项目管理应用效果不理想,为此各级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配合提高管理整体效果,为工程项目质量监督与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标准,通过监理施工等多种措施提高项目化管理的应用水平,推动建筑工程现代化发展。例如:某市小区二期工程,地下1层,地上20/18层,工程规模达到23897m'4417万元。在审查时,需要重点对地基与基础、主体、装饰装修、节能工程屋面工程基础、主体、室内外装饰工程、节能工程、屋面工程、防水工程、給排水工程、智能建筑工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通风工程、室外工程进行审核,确保全部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2.4做好施工准备,规范管理流程
        完善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是工程建设的内在需要,通过管理机制可以引导和控制管理工作,为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管控工作来说,需要将管理机制创设作为管理重点。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效果离不开管理制度的支持,以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约束相关人员。例如,会审制度可以及时发现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施工质量监督细则可以明确监督工作的具体要求等。运用价格管理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只有确保准备工作的完善性,才能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保证工程如期完工。因此,建设企业需要在施工之前结合实际需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建设单位需要结合具体施工情况,由专门的人员设计施工方案,对不同方面的利弊进行合理的权衡,从而确定最佳设计方案。宏观预测实际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材料,并结合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只有确保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的完善性,才能合理实施行建筑工程。
        2.5提高成本管理的科学性
        有效控制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采用合理科学的管理控制成本手段能够从根本上做好成本控制。做好现场材料的成本管理需要在现场施工中对材料实施全面管理,避免材料浪费,对剩余材料及时回收,在工程变更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实际条件和施工要求查找出差异,根据所产生的成本详细审核,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例如,为了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做好日常性、阶段性的检查,做好施工人员的管理考勤,实施精细化管理。鼓励施工人员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提高生产力,发挥其自身能力。材料要符合国家标准,实践中考虑地区差异,在工程造价等多方面做好材料的监管工作。例如,做好材料的储藏工作,提高管理水平,避免材料质量下降。建筑项目施工工期较长,选择存储的地点时需要考虑干燥情况。对施工材料做好登记,明确材料、用具、数量、应用等方面内容。做好材料检查,避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浪费现象。对材料使用情况进行清晰记录,明确工程施工情况,保障施工进度,掌握好总体工期,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成本管理要符合工程建设的预期要求,保障建筑施工的稳定性。
        结语
        建筑行业经常会出现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对建设单位的信誉度产生了严重的损害。建筑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加强施工管理力度,促进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继而全面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志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09):102-104.
        [2]蔡巍麟.谈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J].四川水泥,2019,01(10):210-211.
        [3]孙士龙.谈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19,39(03):241-242.
        [4]周小林。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J]. 江西建材,2017,(06):276+2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