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邹维玲
[导读] 为了解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我校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中学生在校适应能力测试》量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测试办法采用问卷法网法上测试,统计办法为不完全统计。测试结果危机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递减,测试结果显示:《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危机预警状态符合正太分布;参加《中学生在校适应能力测试》测试的未满16周岁的学生有一半以上存在高中入学适应困难状态。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邹维玲    554300

摘要:为了解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我校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中学生在校适应能力测试》量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测试办法采用问卷法网法上测试,统计办法为不完全统计。测试结果危机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递减,测试结果显示:《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危机预警状态符合正太分布;参加《中学生在校适应能力测试》测试的未满16周岁的学生有一半以上存在高中入学适应困难状态。高一新生对入学适应存在专题团体心理辅导的需要。
关键词:心理健康   危机预警等级   专题团体心理辅导 
        一.问题提出: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见,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当人体在这几个方面同时健全,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由于生理上日趋成熟,而社会阅历浅,心理素质不成熟,极易受到环境﹑教育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可能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如今提倡素质教育,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须引起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学校校长﹑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仍是薄弱环节,到底在学校该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一问题困扰着广大心育工作者,我想,首先要从了解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始。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后期该怎么开展学校心育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我校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简介:
        1.调查目的:
        了解2018年我校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2.调查方法:
        问卷法,按班级在机房进行电子问卷调查。
        由于存在部分学生可能不参与问卷填写,最后结果统计方法为不完全统计。
        3.量表选择与说明: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见附件一。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将从十个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本测验适用对象为16岁以上的人群。
        为弥补症状自评量表对学生年龄的限制,我们针对未满16周岁的学生采用《高中生在校适应能力》量表,见附件二。
        将测试结果均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为最严重,二级次之,三级再次,四级为健康或正常。
        (二)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我校全体学生,年龄范围15-20岁。
        2.研究对象背景:
        我校是处于地级市的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生来自我市8县2区,今年(2018年9月)全校总人数5200人左右,其中住校生大概3200人(其中男生占比45%,女生占比55%),走读生2000人。
        (三)调查结果:
        1.测试各等级及占比数据: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等级及占比数据说明:


本次测试我们采用阳光心健提供的心理健康测试平台,选择的症
        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主要分成四个等级,其中一、二、三等为危机等级,四级为健康。因此在这里只关注危机等级。从以上数据看来,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每个年级的分布基本一致,一级危机等级占比2.14%左右,二级危机等级占比13.54%左右,三级危机等级占比38.84%左右,四级健康占比45.48%。其中三级危机表现在生活中出现一些小变故也会让人产生情绪上的不良反应,因此也属于正常现象。在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更需要关注一级和二级危机等的学生,总占比15.68%。
        《中学生在校适应能力》测试等级及占比数据:
        经数据统计得出,我校高一新生有700人左右未年满16周岁,
        不适宜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了解学生在校适应情况,对此类学生采用了本量表,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入学的适应能力,便于班主任更好地管理班级。


        本量表测试结果同样是四级危机等级,四级为适应良好情况。参加本量表测试的人数有680人,其中一、二、三级危机预警总人数为659人,以及危机预警人数高达52%,二级危机预警人数大30%,可见大多数高一学生存在进入高中适应不良的问题,值得我们倍加关注。
        2.其他说明:
        理论上讲,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中,我们还应该具体分析其中10项因子的分布状况,可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暂时无法完成准确的统计,所以本次测试主要了解当前我校急需关注的部分学生情况,其他因素的分析待系统完善升级之后再另行开展研究。
        三.研究结论:
        通过本次对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成正态分布,但是在高一新生入学适应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这对其后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影响,同时,这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方向。
        针对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出来的问题,可尝试以下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1、坚持每学期一次的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及时发现心
        理状况不佳的学生(尤其是测试显示心理危机一级、二级预警),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档案;
        2、正确对待危机预警学生:
        (1)对于一级危机预警学生:
        首先,联系班主任,了解其学校、家庭情况,要求班主任密切关注这类学生,但是又不能让学生感觉到是被特殊对待。
        其次,症状特别明显的学生联系家长,建议到医院进行心理疾病排查。
        第三,设置团辅主题,定期对这类学生进行心理建设,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2)对于二级危机预警学生:
        首先,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师指导下约谈学生,进行危机干预,防止学生心理危机向一级危机转变。其次,根据学生需求,设置团辅主题,开展心理训练,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对于三级危机预警和正常状态学生:
        首先,班主任针对班级学生存在的普遍心理现象,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其次,心理委员积极宣传心理健康常识,积极关注班上同学心理状况,尤其是每次考试之后,成绩起伏给大家带来的心理变化。
        3、收集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并组织同质学生开展专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心理援助。
        4、每周的个别咨询接待时间继续开放,一对一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扰,提升学生心理品质。
        5、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心理发展的校本教材,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