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心为出发点做班主任

发表时间:2021/3/26   来源:《家庭教育导读》2021年1期   作者: 朱丽英
[导读]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其基本职责。而在这之中, 德育是重中之重。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 我总是把德育放在首位。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德行,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是不可能成才的。正所谓“先成人,后成才”也更加印证了这一点。在学习和生活中,在每一个细节中,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在担任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朱丽英
       
        苏州市吴江区八都学校 215233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其基本职责。而在这之中, 德育是重中之重。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 我总是把德育放在首位。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德行,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是不可能成才的。正所谓“先成人,后成才”也更加印证了这一点。在学习和生活中,在每一个细节中,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在担任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以爱为出发点,进行情感交流
        作为教师,爱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学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位置思考问题。对学生经常鼓励,注意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对 于优秀学生, 要严格要求,不能因为其成绩优秀而享有特殊待遇。要一视同仁, 平等对待。对于中等学生,要以鼓励为主。中学生在各方面表现平平,并不突出,但他们渴望老师的关注。对于他们的进步,要及时鼓励。这样可以促进他们争取更好的成绩,获得更大的进步。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关心,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老师所关注,自己被老师所关爱。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教师更要多加注意。后进生的行为和成绩一般都存在较大问题,他们自己也会有自卑感,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从而放任自流,破罐破摔。教师就是要唤醒他们的自尊自爱意识,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其实和其他同学一样,但要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有争取进步的念头,有追求优秀的动力。对这样的学生,要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当他们出现一点点的进步,教师都要及时鼓励,从而让他们充满自信,充满努力的动力。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后进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样的例子向来不缺乏。比如我班的李同学,虽然成绩暂时落后, 但热爱集体,热爱劳动。每次有脏活累活,都积极参与,抢着去干。对此,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看的出来,他很高兴, 在后来的劳动中,更积极了,学习上也更加投入,成绩逐步提升。还有我班的张同学,一度出现厌学情绪,上课积极性不高, 作业总是拖拖拉拉, 不按时完成。课下,找到她单独谈话。一上来,我并没有批评她,也没有指责她,而是询问她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存在哪些问题。经过了解发现,她的基础较差,尤其是数学,上课听不懂,渐渐的就失去了信心, 最后索性放弃。首先,我让她端正学习态度,其次鼓励她认真学习,提高她的自信心,最后,安排班上数学成绩优异的几个同学作为她的小老师,从最基础的开始补起。在这个过程中,我多次询问她的学习状态和进步情况,遇到她想打退堂鼓的时候及时鼓励。学习状态的改变,最终使得成绩发生改变,虽然进步缓慢,但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教师以爱浇灌,明日方能收获栋梁之才。
        二、以爱心为出发点,理解学生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作为班主任就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 这基本原则。
        首先是要尊重学生 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
        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
       
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
        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 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其次,老师要有爱心,从爱心出发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老师爱学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在爱的基础上要管教,不要把学生当作宠物,只求他听话,其余随他去。管要讲原则,严而有爱。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评教育     是“恨铁不成钢”,
        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才能更加爱老师。师生感情不断加深, 才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如果你对学生的爱心还不够, 那么你就得去培养自己的爱心 当班主任不要光看到烦
        人的日常事务,而是要看到教室里几十个活泼的年轻生命。班主任这位学校里的“家长”还必須要贏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协助。但也有少数家长,每次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邀请, 都绷紧神经,戒备重重;如果你能抽出一点时间,做一次家访, 给家长捎去孩子最近在校做了些什么好事 微不足道的
        也无妨,这样不仅能溶解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冰墙”,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每到期中、期末家长会的光荣榜上多列表扬细目表, 多表扬更多学生。试问,谁不盼望別人赞扬?谁会不肯亲近赞扬自己的人?如果班中的多数学生都因此亲近、尊敬班主任,这样的班怎会带不好?当然,德育工作有时也要用到处罚的方法。不少人认为德育工作中只要有处罚,师生关系就必然处理不好,其实不然     只要你公平公正,罚得有分寸;
        只要你尊重学生,不侮辱他们的人格,学生就能感受到你的爱。当然你还必须要讲道理     不管是处罚前,还是处罚后,
        你一定要把道理说清楚。学生嘴里不说,但他是会知道你的爱的,这样师生间就有了互相信任,误会减少,感情加深。由于师生关系好,班里的气氛也会随之好起來,学的愉快, 教的也愉快。
        三、以爱为出发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思想环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教室环境中可布置几张班级集体照、学生专刊等,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象今年,我们班的学生还自发的在教室前面养了金鱼,在教室里养了十来盆花草,让人觉得很是温馨。在孩子们眼里,教室就是他们的家。良好的环境促使良好班风的养成,使学生在外部影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积极向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使之获
        得主动的发展。由此才能形成从自发到自觉、自律、自强、进取的班风,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挖掘潜能,全方位提高素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