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期   作者:陈钰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陈钰
        毕节市郊供电局   贵州省毕节市  5517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统计数据是企业诸多数据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其中包括统计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等不同的阶段,而且不同环节中涉及到的工作内容也不同,但是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数据质量,符合用户发展需求。在经济发展模式下统计部门对数据的要求更高,数据的质量高低,是企业制定下一步发展目标的基础,是决策的智囊。本文就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企业;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策略
        引言
        数据统计工作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高质量的数据统计工作,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还能够为企业在经营决策方面提供科学性的参考依据。因此,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要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分析影响统计工作的因素,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提高企业数据统计的质量,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1加强统计工作质量把控的意义分析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统计工作,接连出台健全统计管理体制,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把好统计工作生命线关口。通过完善相关统计法律制度,防范和严惩统计工作中出现的弄虚作假不当行为,进一步加强对统计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引导企业单位转变思想,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统计管理新模式,充分发挥统计基础性综合作用。在信息化的不断推动下,企业统计工作实现了由数据加工报送的内涵型向服务管理的外延型转变,统计工作者由原来相对封闭的单一岗位工作向技能融合增值服务转变,统计方法、统计手段等统计工作的不断革新,促使统计工作质量获得了明显提升,统计数据对社会发展的数据支撑意义更加突显。
        2影响因素
        2.1统计任务重和统计调查较高难度系数
        伴随市场经济方面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行业格局持续改变,各种制度结构得以持续调整和优化,统计工作的难度系数倍增。统计对象增加、类型更具复杂性,受传统行业和新型行业并行发展所影响,国家政策日益变化,统计工作的调查难度随之增加。利益主体处于多元化条件之下,调查对象未能够充分理解及支持统计调查各项工作,并不自愿提供最具真实性信息数据,对统计数据真实性有着一定影响。统计管理在结构方面有失合理性,内容缺乏完整性,仍然需理顺好统计的指标体系。
        2.2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和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统计数据的质量。从企业管理层角度分析,企业管理者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统计数据的质量。然而有的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只是一味地注重企业的生产和盈利,忽视了统计工作对企业盈利的重要性,这样片面化的认识使得企业统计工作无法有效进行,数据质量也难以有效提高。同时也有的企业会因为各种利益的营销,故意将统计数据进行失真处理,隐瞒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
        2.3统计调查缺乏创新性的方式或者方法
        伴随我国逐渐颁布及实施统计法,为企业各项统计工作提供政策方面的指导作用,针对现代企业,伴随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发展,统计工作方面任务更加繁重,在内容上更具有复杂性,传统统计法难以满足统计工作现实需求,统计调查法需持续改进,以为统计调查的成效提供保证。现阶段,在设计统计调查的指标体系方面仍然有诸多不合理之处,统计调查的指标缺乏全面性,计算公式极具复杂性,表格缺乏统一有序性,促使统计调查的方法存在着灵活度欠缺情况,以致统计对象无法积极主动地配合落实统计调查相关工作。


        3实施对策
        3.1提高企业统计工作重要性认识
        统计工作质量关系到企业和社会的长期发展,企业全员尤其是企业管理者要牢固树立规范意识,严守工作红线,严把数据质量关。企业管理层应全力支持统计工作,建立前瞻性思维,部署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建立起一套全面高效的信息化系统,涵盖企业统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重视统计基础工作,配备专职统计工作人员,协调开展统计业务工作。统计工作者要增强服务意识,保持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保质保量完成岗位工作,切实加强对数据的分析评估,为统计数据波动值呈现出的社会动态“晴雨表”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加强统计队伍的建设
        人员因素是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统计数据质量,有必要加强统计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同时也要开展有必要的思想教育活动,提升统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能够遵循职业操守,从而保证企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此外,企业要设立专门数据统计岗位,避免管理部门、财务会计部门的干扰,减少重复兼职的情况发生。要定期对统计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工作,让统计人员学习新的工作理念、方法和技术,并注重开展技能考核,调动工作积极性,提升统计人员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统计数据质量。
        3.3提高统计工作信息化水平
        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海洋石油企业必须要认识到信息化管理优势,并加强对统计工作的优化,转变传统统计数据工作方式,提升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可以在企业内部构建物联网,实现对企业生产、销售等方面数据的动态追踪管理,提升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同时企业管理人员还需要能够有效掌握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数据,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形式提升企业统计数据工作质量和企业管理力度。此外,企业需要与政府合力共建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加强对统计数据信息的管理,结合企业实际管理情况对管理范围和权限进行明确划分,使企业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查询,为统计工作质量的管理提供便利。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对数据统计工作的监督,使企业能够自动收集和处理统计数据,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进程。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统计数据的效率,降低成本和人员劳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3.4重视技术及方法的创新、保证统计数据及时且全面
        伴随云计算、大数据相关信息化科技出现及广泛应用,各行业发生重大变革,现代企业务必要时刻保持高度敏感性,善于引入信息化科技手段,构建起与自身需求相符合的统计信息数据监管平台及数据库系统等,引进数据信息挖掘科学及时,落实好信息预测及质量检测各项工作,深度分析统计数据,加强质量监管,注重统计数据之间关联度方面的分析,为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共享性等提供保障。
        3.5建立对企业统计工作的监管机制
        企业的统计工作应该紧密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同时还要实事求是地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以企业的经营内涵和具体的管理工作为依据,建立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统计工作。除此之外,企业应该设立各种专项调查和监督活动,针对企业统计工作进行微观察、微探访,企业可以组建一支调研队伍,通过实地考察及时反馈统计工作质量和具体情况,详细研究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的认知程度,为接下来的企业管理提供参考。想要提高企业对统计工作监管的实效性,就要通过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开展调研、督查和评价活动,使员工充分参与到各项评估工作之中,积极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沟通交流充分,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结语
        企业若想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就务必把握好其各项影响因素,如统计任务重和统计调查较高难度系数、统计调查缺乏创新性的方式或者方法、人员较低的素质及能力等,并积极提出相应的改进或者优化对策,以便统计数据的质量不会受这些方面因素所影响,保证企业整体统计数据的质量,为企业后期的经营发展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许艳丽.试析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J].财会学习,2019,14(23):264-265.
        [2]刘煜.丹东中小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时代金融,2018,22(13):410-411.
        [3]吴晶,李志成.企业统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J].现代国企研究,2018(18):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