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孙建伟
国网肥城市供电公司 山东 肥城 271600
摘要:本文通过对供电企业一线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即以一线员工入企后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先后次序为入手,通过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加强班组员工的技能培训,对员工定期进行培训考核,认真利用班组安全活动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等相关方面的工作,不断提高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安全意识;三级安全教育;技能培训;考核;班组安全活动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纵观近几年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有相当数量的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属责任事故。因此,快速培养企业新员工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员工的健康、企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3E”原则(工程技术——Engineering、教育培训——Education、法制管理——Enforcement)是应对安全生产问题的三大策略,下面从“3E”原则出发,提出了快速使供电企业新员工形成安全意识的几点建议。
2 供电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
2.1 供电所内部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制度的执行考核力度不够
基层的供电所每天需要处理的工作内容较为纷杂,没有明确的规定由谁完成,或者确定哪些工作由谁管辖等等,这些制度的欠缺,都是导致供电所的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重要缘由。某些部门利用这一制度的不完备,并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的部门的管理制度安排已经很完善了,然而,却无法确保每一个工作者都能够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无法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引发了很多这一方面的问题。
2.2 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还不到位
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由于人员因素,一些领导和员工对“一岗双责”还理解不深不透,存在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结构不科学、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不完全到位、应急管理体系还不完善等情况,对“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管理要求落实还不到位,安全的行动自觉性还需强化。
2.3 培训力度不足
从公司层面举办的各种培训班来看,配网一线员工的培训很少,甚至没有。一线员工的培训主要是集中在车间内、班组内开展培训。培训的内容往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照本宣读。其中有相当大的原因是因为老师水平有限,对相关内容的培训无法切中关键点,该重点强调的内容未强调到,所以培训的效果不得而知。正是由于一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培训不够系统,老师傅怎么做,新徒弟就怎么做,问为何这样做,老师傅也讲不出原因,久而久之,培训流于形式,员工该掌握的内容未得到掌握。
2.4 安全监督监察作用发挥不充分
县级公司专业性的安全管理人才较为缺乏,表现在对安全管理知识应用不充分,监察体系专业力量配置不足,专业化安全监督不够深入,常态化现场安全检查机制还未形成,纠偏监督作用发挥不够等。这些问题,对电网、设备和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风险,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绝不能踩的“红线”,要深刻反思,正视问题和症结,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3 快速树立供电企业新员工安全意识的措施
3.1 加强新入职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国家法律的要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对强化新员工的安全理念、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提升安全水平具有极大意义。良好的安全教育会在新员工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对安全生产有足够的重视,做到时刻想到安全。新员工只有形成安全意识,才能有安全行为,有了安全行为,才能保证生产安全。安全教育培训就是把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知识、规章制度、现场要求等传授给员工,是学知识、考知识、更新积累安全理论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安全员主动去现场发现安全问题、督促员工纠正违规操作、进行安全示范等。要让现场员工养成牢记安全生产的习惯。安全培训教育忌理论空谈,重在联系实际。对新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同于对其他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新员工安全培训课程要提早准备,用心谋划,认真对待。考虑到新员工刚入职,对电力工作环境还不是很熟悉,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条款还不是很了解,因此需要着重从警示、启发、分享入手,通过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增强新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一是结合我国电力行业近年来发生的典型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暴露出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员工自身不重视安全问题造成的教训,告诫新员工一定要严格按照制度、规程作业,加强自身防范意识和能力;二是认真给新员工解读公司安全规程的内容和重要性,要让新员工认识到学习安全规程的重要性;三是对新员工加强安全技术培训,特别是应急和急救措施的培训。
3.2 对员工定期进行考核
供电企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基层岗位属于技能型岗位,需要员工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工作中不允许出错;员工的工作又比较单一,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唯一变化的是一些新技术的引进,使员工要学习一些新知识才能胜任岗位需要。所以要想达到培训效果,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不断地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多种,例如理论授课结束后的考试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看学员是否已掌握了课程上的内容。通过技能竞赛、技术比武的方式检验员工的培训效果。对取得名次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通过“以考促学”的方式既提高了新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安全学习氛围,培养一批专业技术骨干。
3.3 将安全意识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电力工作是一门危险度很高的工作,每一项工作都有可能造成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并且,目前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备,供电所的自身管理层较为杂乱,缺少必要的安全监管和技能教授,产生了很多电力事故。供电所的管理者必须加强相关的工作者的安全问题的认知程度和增加他们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用电的教育,严格考察他们每一个环节是否按照工作标准进行操作的,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次数。
3.4 强化安全问责追责
责任追究是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不住这个防线,安全生产责任制就会流于形式,陷入空谈。对于发生事故的单位,县级供电企业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和“一票否决”要求,该约谈的约谈、该追责的追责,特别是对安全失职、失责、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一查到底、严肃处理,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充分发挥“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震慑作用,形成良好的安全格局。
4 结束语
新员工是企业的新鲜血液,也是保持企业生机的源泉,是企业后续发展的力量。帮助新员工快速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生产技能,既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能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执行力,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杨静.浅谈供电企业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强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6):143-144.
[2] 潘磊落,沈倩.快速树立供电企业新员工安全意识的措施[J].电力安全技术,2016,18(10):3-4.
[3] 刘海峰.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5,22(12):294+296.
[4] 杨艳红.对供电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9):120-122.
[5] 刘树田,王淑萍.安全文化在供电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7(S2):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