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琳
江苏方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摘要:经济发展,电力先行”,我国经济体系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就是电力工程,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就是持续提升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使工程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为项目增值,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为企业赢得品牌。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由于人们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我国开始对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进行不断改造和升级,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在进一步的发展。配网工程全过程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对工程当中的有关资源实施分配,进而能够对成本进行控制,为配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和质量提供保障。
1电力工程管理的相关概念
火电厂、发电站等电力资源供应场所的具体运行需建立在大量的电力工程上,而电力工程整体施工建设内容复杂,所涉专业技术、人员较多,因此在电力工程设计、材料采购、施工活动、质量检验等环节会投入较多的资源。电力工程管理的本质就是对施工资源的调控与配置,包括施工人员、管理队伍等人力资源,以及设备、材料等硬件资源。相关人员在电力工程建设中需以项目建设目标为引导,应用各类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协调工程实践中的各类资源,保障电力工程整体质量,提升其建设水平。但是由于电力工程本身的建造周期长,要求相关人员准确处理项目管理中的基本信息,总结管理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继而提升电力工程施工实践中的管理效率,为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
2电力工程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2.1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
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就一直在大力建设“标准化”“制度化”。而电力作为一个危险性相当大的行业,对于质量的要求自然也就相当高。当前我国的很多电力基建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不是很健全,主要体现在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数据以及各项材料的运用方面。还有就是虽然一些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得很完善,但是却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进行检测和监督的人员敷衍了事或者和施工单位有一些其他的交易等。惩罚措施不到位这也是质量管理制度缺失的重要一点,“乱世用重典”这虽然在施工过程中不太适用,但是强力的惩罚措施对于很多人员都是一种震慑。
2.2无效的施工监管管理体系以及防范措施
想要使工程得以顺利开展,就需要建立一个切实有效的管理系统。目前,电力建设行业自身还没有健全十分完善管理系统,日常的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凭经验”的情况,管理工作进行并不顺利;此外,很多分包商企业对技术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进行临时聘用,以此来应付检查,从而导致施工现场缺乏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亦没有充分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质量培训教育,以至于一些重要的施工作业标准、规程、规范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2.3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
电力基建工程是一个技术性比较强的基建工程,因此对于施工人员的素质也有了相关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再加上他们缺乏进取心,不会自学,因此很多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全部凭借的是经验。甚至一些极个别的建设企业施工人员采用的是农民工,这就导致了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这些施工人员是没有办法立即发现并且进行纠正,从而导致该项工程有安全隐患。这不仅增加了施工企业的负担,而且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3电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优化对策
3.1配网工程储备设计管理
项目储备作为配网工程管理的源头和重要基础,对整个项目工程的正常进行起到先决性作用。经过项目储备阶段的种种分析和评估,可以形成一个对于工程的整体评价报告,包括对于总体项目的成本预算、各个施工环节中具体的项目成本、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和风险以及应对的措施和需要的成本。在项目储备环节开展的估算以及设计环节开展的概算,主要是工程投资概算的编制。设计方案优化后,投资额和预备费的差值应高于施工的预算值,要做到对配网工程的全局分析和考虑,将项目工程中的成本进行估算和审核,为后面多个阶段的施工环节做好前提准备工作。工程的设计造价阶段就是指在下达工程项目的设计目标后,从设计开始准备的阶段到完成图纸设计的整个阶段,是配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的可行性、技术的操作性、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工程整体结构的科学性。
3.2构建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
目前,国内很多的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足,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相应的制度,使电力工程施工现场施工管理缺乏依据。想要有效的提升电力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其能够满足预期的要求,就需要对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因此,需要对与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有关的技术标准开展全面的梳理、更新工作,建立健全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与管理流程,并且定期或不定期的就制度提和管理流程进行培训与交底。在整体项目运行过程中,切实将制度体系和管理流程落到实处,并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对其不断完善,持续改进。
3.3 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加强人才培养首先,将人力资源工作的完善提上日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日常工作管理中表现出突出的价值。招聘方面,提高技术门槛和知识门槛的设置,对录用人员的知识背景和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日常管理工作方面,建立工作档案,详细记录员工的日常表现和工作技能表现,每个月都要进行汇总分析,评选出月度最佳技术人员,并予以奖励;同时,实行绩效管理,对于工作能力突出者,适当调高其工资待遇,充分鼓励员工积极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果。为当代优秀的年轻人提供能够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为此需要更新观念,采取一系列激励政策,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人文环境,努力留住、留好人才,壮大企业人才队伍。
3.4加强竣工验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是保障电力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程序,决定着最终的工程质量。在企业进行正式的验收前,需要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对工程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确定工程项目资料完整真实,项目建设符合合同要求且对有问题的地方已经整改,才能开始竣工验收。在企业验收时要制定严格的竣工验收程序并能够遵守且执行,验收员不能徇私舞弊,从各个方面进行对工程的全方位检查,一经发现问题即可要求限期整改。
结束语
为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发挥其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中的基本价值,相关人员应加大电力工程管理力度,并结合现有的电力工程管理问题,从信息化建设、造价控制、安全及质量管理等多方面系统地落实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同时,引进管理人才,打造高素质的电力工程管理人才队伍,创新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为我国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卓俊帆,李瑶.浅谈电力基建工程的质量管理有效手段[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3):133-134.
[2]刘婧.电力工程基建质量管理的要点与有效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6):134+137.
[3]陈情,杜冲.电力工程施工成本与质量管理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5):146-147.
[4]吕志钢,马俊杰.电厂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8(24):167-168.
[5]李吉田.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8(2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