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   作者:梅春丽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梅春丽
        营山县绿水完全小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不仅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有效扩充其知识储备,更好地完成综合素养的提升。但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教师应当以创新性思维进行有效的探究,摒弃过往的陈旧教育教学理念,真正理解阅读教学的意义所在,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习惯
        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灵活的运用一些能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和技巧,能够促进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效率与老师恰当的引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能力的提高对老师的课程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够让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完成独立的思考、也有益于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更有利于学生通过阅读这个途径来增长见识。
        1阅读任务清晰,提升阅读实效性
        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一个任由学生盲目阅读的过程,需要教师给予他们一个清晰的阅读任务。让他们带着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对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有意识的阅读,并特别注意重点,其阅读学习技能实际上也能得到持续性提升。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引领,支持学生带着清晰明了的阅读任务进入阅读过程之中,实现他们有价值的阅读行为,确保阅读效果收到实效。比如,在教学和引导学生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文之前,让学生能够带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的阅读目的去快速浏览,达到自读要求。同时也能让学生思考“哪些地方体现出小女孩的可怜?”这样一个思路清晰的阅读目标,让学生的阅读更具有针对性以及目的性。教师阅读目标的设定通常包括:认知、掌握文本之中的生字词,对整个课文有一个全面以及整体的认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目标、手段、方法以及路径;逐步深入文本,培养学生的情感。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作者同频共振的情感,才能让学生体悟整个文本的情感基调,从而获得一种心灵的启迪以及精神的升华。
        2重视读写结合,设计应用学习环境
        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设计应用学习环境,重视读写结合综合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阅读获取和写作应用的结合中做应用思考。这样能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也锻炼语文综合能力。例如,在《日月潭》课文阅读教学设计上,就要将读后感写作和情感写作融入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在景色描述中所进行的思想和情感表达,通过写作完成理解认识,有效锻炼深入理解和挖掘中心思想的能力,也使写作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成长。
        3提出问题,明确阅读目的,指明阅读方向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好的导师就是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充满兴趣,那么一定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之中,相反的,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那么教学有效性也不会得到保证。问题起着吸引学生兴趣的作用,促进学生的不断探索,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增强对学生感受的重视,通过问题为学生指明阅读的方向,保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收到熏陶,获得一定的收获。值得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需要一定的原则,教师必须要结合所学的内容,提出与教材相关的问题,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潜力。

通过问题的提出可以明确教学目的,学生也会了解需要掌握的信息,阅读欲望大大增强,对于所读的文章也会有更为深刻的感受。
        4贯彻精细化理念,优化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需要将精细化理念贯彻到阅读教学当中,实现教学活动的优化。精细化阅读,就需要抓住课文中的字词句,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解读,确保学生形成深入的理解。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时候,就需要把握课文中的字词句,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如"又一群敌人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扔向敌人",这句话中的"又",就表达了敌人源源不断涌来,情况非常紧张。"嗖"则表达了动作的干净利落。又如"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这里"昂首挺胸"一词,说明五壮士是慷慨赴死,表达了他们自我牺牲的大义,也展现了他们至死不屈的精神。通过对字词句的把握,细致解读课文,这样能够让学生切实理解课文。
        5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老师带着学生分析全文之前,要把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简介简单的告诉学生,以便学生对文章有着更好地理解。时要注意分析文章中的的特殊词以及描写手法,帮助学生解读出隐晦的象征意义。在分析完文章之后,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们之间交换彼此的理解,不只局限于自己的见解。老师在对待学生们之间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但是要把学生的思維引导到一种开放的状态,不给阅读理解上给出固定答案。通过这样的阅读方式,让学生自己也能独立的完成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不仅是课标的要求,也可以对学生的以后的学习生涯产生影响。
        6展开多元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学生反思读学习过程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对教学评价的理念与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评价中采用客观、全面、多样的评价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将成绩视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方式与观念。传统的评价方式束缚着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与个性的发展,现代化读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学会欣赏、赞美学生,发现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价值,鼓励学生在读中表露出真实的情感。如在讲解《钓鱼的启示》一文时,教师设计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考察他们的学习状态,以此评估读教学效果。教师向学生提问:"《钓鱼的启示》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说一说原因。"所有学生都参与讨论这一问题,教师采用小组评议、教师评议、班级评议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回答。不同主体评价时的关注点大不相同,这意味着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教师的单评价,而是不同主体从不同角度提出的评价。不同个性、思维能力、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参与讨论、评价,在讨论、评价中吸收不同观点与见解,被评价者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在能力上的不足,读能力发展更快。
        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核心,重视核心素养的落实,在设计上将学生的学习作为根本内容,从而推进自主、深度的阅读理解。在策略上需要发展信息化、情感化、应用化和多元化,让教学的开展带动学生的主观理解和参与。但是,阅读教学的设计应该是一个以实践为主的内容,需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优化,以使教学与学习有共生性的融合,可以共同完成知识的学习理解,促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郭蕊.提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有效性的策略[J].情感读本,2019(5).
        [2]马俊兰.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