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泽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向阳镇岩里村小学 547306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学生主动接受的知识量不断增多,在这个情况下,传统的倾授式教学方式很容易遭到学生的反感,进而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因此国家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并积极的实行,进而有效地提升了语文教学活动的质量。本文主要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措施两个大方面进行综合论述,希望可借助学习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来促进校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德育;意义;措施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进行德育工作的渗透,培养小学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中,教学只注重对学生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课本之外的知识的传授,这导致学生容易出现高分低能或是心理不健康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新课改下的语文教育教学方式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从小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进而实现学生的优秀思想品质的积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新课改中明确要求“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三维教学目标,为当代进行课程改革指出了较为明去的方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知识渗透,是整个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主要由以下优势:
(一)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使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使学生可以了解的知识越来越多在错综复杂的知识影响下,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1]保证学生三观的形成使学生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核心与重点。在进行小学语文日常授课过程中,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授课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三观的培养以及思想道德的建设,促使学生对事物的是非观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进而保证学生可以拥有健康的心理与全面的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小学的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当代老师素质培养的核心老师只有不断积极进行教育的改革,才能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由上文内容可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以及无法满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身体健康的培养,在当下这个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时代,这是远远不够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增添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性。这不仅可以提升小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措施
(一)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渗透德育
在教学课程研究的过程中,实现对德育工作的渗透是当下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工作项目。
如何有效将德育内容融入到授课内容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授课大纲以及重点含义进行理解,在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将知识点与德育工作内容相融合。[2]为了有效实现的教材内容的融合不应将视线停留在文章说了什么层面,而应将教学内容停留在文章表现了什么的层面上。进而帮助学生对课程深层次的内容进行理解,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知欲来实现课程的教学。
例如:在进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的课程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知识有限在不了解背景环境的情况下,无法有效的体会到当时周恩来少年时期的壮志与豪迈。因而在课文教授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在最初添加一段对事情发生背景情况的描述,来让学生们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之后引导学生们进行课程的学习,通过周恩来说话时的语气、动作来体会周恩来总理年轻时的壮志,进而帮助学生们从小养成一个为国家、为社会发展而奉献自我的伟大奉献精神。
(二)在教学授课过程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课堂授课过程中使用的文章,一般都结构紧凑、琅琅上口。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讨论内容的教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里面的生活道理进行感悟。[3]例如:课文内容所表现的歌颂人性之美、歌颂人性的善良以及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等。在对这些课文的授课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的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实际与课文进行联系,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的德育工作。
例如,在进行《女娲补天》教学时,老师除了让学生了解课程的知识点以外,还应该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对女娲这种行为的感悟。由于这个问题比较开放学生们会争先恐后地进行回答,老师在听取所有人地回答的答案之后,在对大家回答的答案进行总结以及含意的升华,让学生们理解什么是奉献精神?通过举出奉献精神的现实的例子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理解奉献精神。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专题的奉献活动,例如主动在学校清理垃圾等活动,让大家形成一种乐于奉献的氛围。进而实现对德育工作潜移默化的教学。
(三)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
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是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取的。学生对不同课外读物进行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又可以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例如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读物选择时,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较为优质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学习阅读,进而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品质,帮助学生实现素养的全面提高。[4]
三、结束语
综上可知,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工作的渗透,可以有效地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语文学习与德育工作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文教学不能代表德育工作,只有有效地将二者穿插结合才能提升整体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淑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浅探[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8,(2):123.
[2]杨思雨.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渗透策略[J].成功:教育,2018,000 (020):P.52-52.
[3]赵三飞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 (009):P.70-70.
[4]徐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8,(5):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