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任爱莲
[导读] 幼儿园语言课程游戏化,并不是要求语言教学全部用游戏的形式,而是要在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游戏精神,营造宽松的语言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提供幼儿语言学习与运用的实践机会。
        任爱莲
        石梁河镇中心幼儿园  222001
        摘要:幼儿园语言课程游戏化,并不是要求语言教学全部用游戏的形式,而是要在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游戏精神,营造宽松的语言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提供幼儿语言学习与运用的实践机会。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渗透游戏精神,促进了幼儿语言发展,提高了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质量,对此,本文将结合具体的语言游戏化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展开探讨,以期使教育同仁更加明确语言教学活动渗透游戏精神的意义,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将游戏精神渗透到幼儿语言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去,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言教学活动;渗透;游戏精神;实践
        语言促进了幼儿学习和发展,同时语言也是幼儿学习的对象。幼儿时期是语言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有专门的语言领域课程。为了发挥语言领域课程的功能,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质量,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我们尝试构建与实施游戏化的语言课程。为此,我们首先要对课程游戏化改革有个正确的认识,使教师明确课程游戏化不是将所有的教学都变成游戏活动,而是要将游戏精神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为幼儿提供语言实践的场景,真正促进幼儿语言发展,促进他们和谐健康成长。对此,本文将结合语言活动游戏化的实践探索过程展开分析与探讨,以期使教育同仁进一步明确将游戏精神渗透到语言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中去的意义。
        一、挖掘游戏元素,提供游戏化的语言学习环境
        在幼儿园语言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树立游戏化的教学观念,为了将语言学习与游戏有效结合起来,我们需要充分挖掘游戏元素,创设游戏化的语言学习环境,以调动幼儿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在宽松的语言学习氛围中促使他们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我们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在与幼儿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使用孩子们能够并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纠正他们表达中出现的错误。当然,我们还要通过游戏活动拓宽孩子们的知识视野。
        如在日常语言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提供充足的语言表达的时间,为此可以设置“自由表达”活动。有的教师在“自由表达”活动中播放孩子们喜欢观看的动画片,如《熊出没》,孩子们非常喜欢动画片中的人物和故事,那么观看结束后,如果教师就动画片提出问题,孩子们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回答,并能就自己喜欢的人物或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还会产生激烈的讨论。
        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语言教学,有效营造了轻松的表达环境,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并进行大胆表达。在幼儿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帮助幼儿纠正语言表达中出现的错误,以真正通过游戏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促进他们语言发展。
        二、根据年龄阶段特点,有效开展游戏活动
        根据年龄阶段特点的不同,幼儿园通常设置为大班、中班和小班。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我们发现幼儿的语言发展存在明显的年龄阶段特点。因此,在开展游戏活动中也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语言发展目标进行游戏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育目标要求。
        如中班时期,孩子们已经能够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有很好的表现。有的孩子甚至可以将画面内容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出来。根据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我们可以开展看图讲述的活动,并以“我来形容你来猜”的游戏形式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在语言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准备好图画卡片,图片内容应该是孩子们熟悉的内容,包括各种小动物、学习用具等。游戏开始之前,教师鼓励孩子们自由结组,每一组选出一个人来“讲述图片上的内容”,另一名幼儿来猜,由教师展示图片。由于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看图讲述,有效增强了语言活动的趣味性,孩子们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并主动地进行表达、努力搜索词语进行描述,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样的游戏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讲不太适合,因为小班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低,由于常常无法将图片中的内容描述清楚,因此就不容易被同伴猜出来了,这不但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表达兴趣,有时反而会使他们产生挫败感;而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讲,这样的语言活动内容相对简单,为了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我们应该增加游戏的难度。总之,在语言活动中渗透游戏精神,设计游戏内容与形式时应该遵循年龄阶段特点。
        三、渗透游戏精神,培养表达自信心
        在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回答问题时,常常出现紧张情绪,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腼腆的孩子,他们羞于在众人面前讲话。为了消除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进行语言表达的心理负担,我们要将游戏精神渗透到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去。
        如在主题为“小鸡的一天”的语言活动中,教师提出问题时,可以扮演鸡妈妈,向自己的孩子小鸡提出问题:“孩子,今天你去哪里玩了?都遇到了谁?和谁玩了什么游戏呢?”在游戏氛围中,孩子们回答问题时是以小鸡宝宝的身份,因此降低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同时他们要深入到角色中去,对于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通过大量的师幼互动,孩子们在众人面前表达的自信心会得到明显增强。
        又如为了增强幼儿表达的信心,锻炼他们的胆量,我们要给他们提供成功表达的平台。如设计生活化的语言活动内容,让孩子们有话可说,像“我喜欢去游乐场玩”这样的话题,就可以有效唤醒幼儿的已有情感,促使他们调动已有经验进行语言表达。当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游戏乐场吗?”“你通常是在什么时候去游乐场玩?和谁一起去的呢?”“在游乐场里你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呢?”由于孩子们拥有相关经验,因此回答起问题来就会游刃有余,这样可以有效增强他们表达的自信心。
        四、恰当选择游戏形式,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我们设计游戏活动形式时应该关注语言运用的频率,以及是否凸显语言教学功能。
        如表演游戏活动,孩子们在表演活动开展之前,表演活动过程,以及表演结束后,都有大量的语言表达的机会。在表演之前,孩子们要讨论人物应该用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语言等,这些都需要他们进行讨论交流,从而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在讨论中还涉及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场合应该使用哪些语言,说话时语气、语调、语速应该是怎样的,甚至还要经过反复的排练,这个过程对于孩子们理解词语的意思、培养语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以中班幼儿开展的“水果店”表演游戏活动为例,孩子们在表演活动开展之前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水果店的老板应该面带微笑,对顾客说的第一句话应该是:“欢迎光临,请问您想买什么水果?”其中孩子们运用了礼貌用语,还使用了询问的语气。在介绍水果时,孩子们还用上了水果的名称、量词,甚至还用上了一些形容词来描述水果。这样的表演游戏活动不仅帮助幼儿积累了词汇,而且在无形中提升了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促进了他们社会性的发展。由此看来,在语言游戏化教学的活动中,我们要恰当选择游戏形式,不但能够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还能促进他们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幼儿时期是语言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应该采取适宜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欲望,特别要关注语言表达兴趣与习惯的培养。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我们努力将游戏精神渗透到语言活动的各个环节,以期在延长幼儿游戏时间的同时,营造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调动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提高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宇凤.激发幼儿语言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探究.成才之路,2017(7):71-71.
        [2]贾叶红.绘本游戏:绘本阅读的另类打开方式——浅谈集体教学中绘本游戏的组织与实施.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7(9):34-35.
        [3]孙晓梅.积极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好家长:创新教育,2017(5):0009-0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