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4期   作者:郭殿权
[导读]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

        郭殿权
        身份证号码:32128119910420****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施工风险。这就需要相关单位加强工程管理,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驾护航。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引言
        项目建设过程包括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工作类型。如果使用一致的粗略管理方法,效果将不理想。首先,当前的施工管理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管理施工,包括各种施工方案、施工人员、施工合同和施工文件等。其中,施工合同是开始施工的必要因素,而施工公司必须遵守施工合同中的种种规定。在此类文件中,通常有国家和主管部门制定的必要法律法规,以及缔约双方根据自身利益制定的相关制度和内容。在施工过程中,装配体必须符合文件要求。如果公司希望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则必须遵守相关的建设标准和建设原则。建设项目通常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创建和编写特殊文档。通常,在施工过程中,所有文件都属于此类。对于公司而言,产品质量是决定公司发展的重要部分。在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项目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因此,建筑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最终,要达到安全、顺畅地进行施工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损失。对于项目本身和建设项目的平稳运行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求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体系。
        1建筑工程管理应用创新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期间,通过科学有效的运用创新管理模式,能够达到更加合理配置优秀资源的目标。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往往要较多的人力以及财力、物力资源等等。所以,建筑企业,应该在管理工作中,能够科学的采取创新模式,达到灵活的调配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资金项目等,达到各方面的有效整合,按照工作的现实需求,进行有重点的分配各种资源,提升利用的效率。在管理中运用创新模式,能够按照图纸,进行所用原材料的数量的明确,可以良好的减少物资的浪费问题。同时进行科学的配置人力、物力资源,能够减少成本支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创新管理理念
        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稳定的发展,在具备高技术以及高能力的工作人员、专业的管理团队的同时,更要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使得企业内部运作循规蹈矩,提升企业的实力。针对建筑工程管理者而言,应该积极的创新管理理念,及时的转变固化思维,有效的结合企业中的传统管理理念、新型的管理理念以及方式,取精华、去糟粕,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筑工程管理者实施创新管理过程中,要积极的分析考虑企业的发展模式、经营特点等,选取最优管理模式,采取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促进施工者能够服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维护整个工程进度稳定展开。另外,建筑工程企业应该按照时代发展状态,予以企业管理理念不断的创新,把握自身核心发展内容,发现最佳管理举措,所有的建筑工程管理者要认知新型管理模式带给企业发展的改变,进而促使建筑企业朝着更高的梯度迈进。
        2.2完善现场保障体系
        在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单位需要不断地探究,完善建设项目工程现场管理的详细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地健全现场管理体系制度,其中包含对材料的监督管理、对机械设备的检验与日常维修、工序的交接、图纸会审、质量例会与技术交底等各个层面。建立企业单位现场管理领导班子,在完善的领导班子体制之下,对项目的现场保障体系进行升级与细化,主要包含措施方案、质量技术以及培训教育等各个体系。与此同时,施工方更需要建立起现场技术监理的体系,不断地提升现场管理与监督的力度。项目施工方必须要对项目进行实地勘察,将项目施工的实际状况与企业单位自身的状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好现场管理的策划方案。

制定出详细的材料检验方案与计划、检测设备与器械的选择以及管理工作人员施工的计划。公司管理层需要积极地组建起现场质量施工的管理小组,对项目各个环节的施工以及人员进行严格监管,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从而有效地保障各个施工环节具有较高的速度与质量。
        2.3创新监督机制
        建筑工程企业中,想要获得优秀的管理体系,应该具备严格的制度、完善的监督机制,二者协同作用,发挥出重要的功效。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监督管理,经积极的改良监督手段以及管理机制,提升管理的质量。科学的创新监督机制,深刻的影响着建筑企业的发展。例如,监管过程中,可采取平级部门和人员间相互监督的方式,也可进行赏罚机制,将监管的力度增强。为了将管理者工作积极性提升,可落实量化考评举措,科学的评价管理质量水平,及时落实奖惩制度,让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升。
        2.4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育,提高施工建设人员的专业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对于建筑工业化带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在建筑工业方面,采用一些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它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减少一些时间的浪费,缩短时间。但是在一些基层的工作方面,依然是人工占据大部分,尤其是一些学历相对于低的工人因为这些建筑行业他们对于学历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在基层的运转过程当中,学历相对较低的工人占据大多数的比重,因此,提高这些基层从业人员的思想和专业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同样的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普及程度,采用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分类培养与管理,提高对于工程管理软件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的发挥信息化软件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积极作用。
        2.5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
        不断地应用信息技术,带动了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获得高度的发展。实践中也在相继的扩大建筑工程的规模。面对管理工作的需求、要求,应该积极的对于信息化系统展开健全完善。围绕企业管理以及项目管理,将信息化技术适时的引入,促使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更加完善。建筑管理信息化实践期间,涵盖了诸多的领域以及大量的专业,多数的工作面对挑战性较大。进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环节,需要基于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实际需求前提下,充分的考虑,积极的开发管理功能模块,其中涵盖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围绕着建筑项目管理中的不良问题形成合理的信息化系统,辅助稳定顺利的实施各项工作,同时也有效的整合管理资源,促使将建筑项目管理效率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对此,为了避免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给相关企业单位带来巨大损失以及威胁人员安全,需要相关企业单位及人员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针对已经出现以及潜在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博.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房地产业,2020(14):150.
        [2]武帅.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20(14):196.
        [3]刘国栋,孙竹颂.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居业,2020(5):124,126.
        [4]许桂铭.关于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2020(16):341.
        [5]孟哲.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5):4166.
        [6]华子超.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20(14):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