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难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4期   作者:王飞
[导读]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质量,与社会稳定和居民日常出行安全联系密切。

        王飞
        聊城市东昌府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质量,与社会稳定和居民日常出行安全联系密切。施工期间,必须把握好难点和关键点,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不断增强管理水平,保证建设质量。此外,还应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减少施工中各种不利影响,保证高速公路建设达到相关质量要求,更好服务于人们日常出行。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技术管理
        引言
        高速公路桥梁是构成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受到各方面外界因素影响较多,如气候、环境、水质地质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建造公路桥梁本身质量的可靠性,如果本身足够强大,外界因素的影响就显得微乎其微.因此,严格监控工程的施工过程,提高施工质量并把控施工材料的购买,对于提升公路桥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1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难点
        1.1材料问题
        在实际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期间,施工材料对工程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并且,由于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跨度相对较大,所以应用的材料也比较多。故而,在材料选择以及入场之前,必须要科学的对其进行管理。但是,综合当前的技术管理水平分析,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期间,经常会存在一些劣质材料以次充好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后续的工程效果。并且,在施工材料进入现场之前,相关人员也没有依照检测流程,严格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查。此外,在对废弃材料进行处理阶段,缺乏完善性,技术水平较低,致使资源严重浪费,对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加剧了施工成本。
        1.2进度问题
        由于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期较长,对施工用材和具体作业人员都有相关要求,有较多因素影响具体施工进度,尤其是外部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最大。人为因素主要是管理不当,如人员配备不充分或是技术不到位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外部因素中的环境因素,会直接对施工进度以及质量造成不可控影响。所以,展开具体施工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同时,根据施工区域的水文地理条件,预测实际施工期间大概率会发生的问题,制定有效处理措施,合理把控施工进度。
        1.3安全问题
        在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作业期间,最为重要的技术管理难点就是安全问题。通常情况下,由于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具有较强的复杂性,面临的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所以,在对简支梁桥施工材料进行应用期间,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比较大。并且,在对问题件进行解决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也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不能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致使施工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很大影响。此外,由于简支梁桥施工工艺流程具有一定的要求,因而其必须选择专业的技术人员开展工作。但是,在人员配置层面,其也仍然缺乏合理性。
        2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混凝土施工方式主要分为高抛无振捣法和泵送顶升压注法两种。高抛无振捣法主要是利用混凝土自身的重力对其进行连续抛落,虽然方便但是不利于控制混凝土的密实度。泵送顶升压注法相对复杂,要在拱脚处开压注口,同时在拱顶开出浆口,利用输送泵的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从下往上一次性压注完成,虽然麻烦但是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与密实。采用泵送顶升压注法对于输送泵的性能要求比较高,输送压力必须达到使用条件。在输送过程中一般使用大型的拖泵,且混凝土运输车和输送泵的数量一定要足够,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前要检查搅拌机的功率是否符合施工要求,确保浇筑作业的顺利完成。


        2.2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
        第一,需要在具体的施工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具体包括现场的勘察工作,包括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季节性因素以及人为因素,从而确定施工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及时做好相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针对勘察报告,需要结合周围的实际情况,明确施工条件,包括施工采用的技术以及设备还有材料的强度控制,从而为施工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第二,需要结合多种因素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的性能,人员的培训,在进行实际特种作业时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以及安全检查。相关的监理部门要切实负责,及时做好各项检查的报告工作。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接缝施工工作,在横向板块之间必须设置科学合理的缩缝。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一定的胀缝,必要时需要构造假缝加传力杆型,改善传荷能力,提高桥面的荷载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做好接缝管理工作。混凝土混合材料是施工的重要材料基础。需要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做好水泥的选择、混合材料的添加、配比以及温度的控制工作。通常情况下为保证总体强度,需要选择硅酸盐水泥材料,同时在材料的对比过程中以及进场前需要及时进行材料性能的检测。并做好记录,对于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水泥应该注意要分类存放。在不同的季节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将水泥的人罐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为了提高强度、改善性能,混凝土材料混合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的辅助材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以及水分。还要注重掺合料的使用。对于外加剂而言,通常使用无抓盐类,从而满足施工现场的材料要求。在正式使用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严格测试,并做好实验配比,从而切实提高混凝土性能。由于混凝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对温度相对敏感,因此还需要做好温度的控制工作。
        2.3施工组织管理
        在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需做好工程项目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对于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设计单位进行解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同时,从具体的施工技术要求出发,对桥梁中钢筋、预埋件等的位置进行明确,做好施工缝、后浇带等关键位置的施工处理,为桥梁工程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从保证施工质量的角度,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必不可少,要求所有现场施工人员能够熟悉施工流程,严格依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作业。混凝土本身属于一种混合型材料,包含了水泥、粗细骨料和水等,作为胶结材料的水泥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在选择水泥材料的过程中,应对其化学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参考高速公路本身的施工技术标准以及桥梁施工要求进行水泥的分类采购。在混凝土拌和环节,可以适当添加掺和料来对混凝土结构和性能进行改善。
        2.4混凝土养护管理
        (1)管理期间,与空气直接接触的混凝土应该按照桥梁结构的外形设置好相应的防护支架,同时,进行相应浇水养护。为提升混凝土质量,在其散热阶段应利用喷雾展开养护。(2)施工时,作业人员应该按照实际施工状况,仔细检查试件,标定强度值与试件强度一致方可拆除模板,保证公路桥梁效果达到设计指标。(3)养护混凝土材料时,必须把握好混凝土浇注温度,避免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层温度相差太大,保证温差在20℃以内。(4)拆除混凝土结构模板后,应该联系具体工程状况,清理表层浮浆和砂带,把控凝固温差和环境温差,避免出现温差过大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在安全养护、工艺控制、组织管理等环节全面改善。同时,监理部门也要发挥作用,保障工程平稳进行,以获得更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肖玉.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11):109+111.
        [2]陈晓明.浅谈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管理[J].现代国企研究,2016(12):171-172.
        [3]唐兵生,李九超.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难点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4(12):205-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