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铎
青岛海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可顺利推进,提升工程的质量,就需要针对工程的造价做有效的管理,对应的管理人员需要有效的结合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与理念,对整个造价管理的流程做全面把控,并且分析在工程的造价管理中出现的超预算原因,再根据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控制策略,使其具有针对性,从而对工程的投入成本做有效的控制,使企业在项目中可获得相对应的经济收入。因此,本文从造价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概述了预算超支的原因,再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使建筑行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超预算;原因;对策分析
1 预算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可以有效的对造价成本进行控制。在前期的造价预算过程中,相关的预算人员主要是根据设备费用、人工成本以及材料成本等内容,做合理性的估算,从而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辅助作用,使企业提高经济收益。在具体的预算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工程量的多少,制定出恰当的预算目标,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为后期在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提供帮助。其次,还可以将造价管理的水平大幅度提升。工程的造价预算,对后期在进行造价的核算和计算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实际投资成本,确保在工程造价的管理过程中可以辅助管理,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利润。除此之外,概预算还可以为建设过程中的造价管理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算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取费标准、计划利润、定额单以及设计方案等进行确定,且涉及到具体施工以及方案的设计等多项内容。同时,在后期为投资管理、工程款的支付以及工程的分项承包等各个环节,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2 超预算的原因
2.1 市场材料价格的波动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必不可少,且占据建设总成本的主体部分,对整个工程实际需要的投资额度产生较大影响。然而,在具体的造价管理过程中,材料市场中的材料类型多样,质量差异较大,且价格波动频繁,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在管理时,就非常容易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整个建设周期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工程量大,在进行造价管理时,前期制定的造价预算不能对所需要的材料价格做准确性的估算,导致在具体施工中,由于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预算出现超支的情况。虽然在具体的造价预算过程中,相关的预算人员也会预留价格上涨的空间,从而有效的应对材料价格发生上涨的现象。然而,市场上的材料价格会受到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要对材料市场的价格变化,作相对准确的预估,难度较高,导致在进行工程预算时难度增加,对整个工程的造价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2.2 不完善的预算编制
相关工作人员在对造价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会尽可能的考虑到对造价预算产生影响的因素。然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环节较多,涉及到的内容广泛,施工程序复杂。因此,在编制的过程中,就不能避免遗漏的情况出现,导致其制定的工程预算具有不完善的情况,对造价管理的质量、效率产生影响。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为了使其编制质量提高,相关的预算人员必须要到施工现场做深入的了解,并做实地的勘察,且充分考虑到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施工技术,以及涉及到的工程量多少以及规模大小等因素,在确保相关的技术资料全面且无误之后,再根据前期工程勘察过程中所编制的勘察报告书,将预算的编制工作做好。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需要包含在工程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所有涉及到的费用。然而,根据对实际的预算编制调查发现,其编制方法的不合理,导致其对应的管理机制不科学,也就无法为后期的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有效的帮助,导致预算与实际投资具有较大差异,致使预算超支的情况出现。
除此之外,工程设计也会对工程的建设质量、进度以及规模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实际施工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施工与设计出现不相符合的问题。为了使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就需要通过设计变更,将其施工内容做及时的调整,而设计变更将直接对造价预算管理产生影响。加之在设计过程中,没有与施工单位进行有效且及时的沟通,导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尤其是对某些已经完成的部分工程内容,需要进行拆除,不仅造成物力、人力、财力的浪费,对整个施工的进度,也造成严重影响,致使预算超支。同时,也不能排除相关概预算人员,其本身的专业能力低,水平不足,也就无法保证在进行预算的过程中内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使其编制的资料可靠性、整体性程度较低。
3 应对策略
3.1 强化预算编制质量
为了将编制质量进行提高,相关的预算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且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将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升,在充分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务必要了解在建筑行业中出现的新知识,比如财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并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将概预算编制工作完成。此外,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并掌握具有先进性的预算方式、理念,将预算的效果、质量提升。为了有效应对在工程管理中,出现的超预算问题,相关的预算人员也需要对超预算出现的规律做有效分析,并引以为鉴,进而用更加科学严谨的管控方法,对超预算进行处理。
在进行具体的编制过程中,务必要结合施工现场,考虑到项目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做更加科学、合理的资金投资计划,并且全面考量在进行造价管理过程中,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留有适当的预算控制空间,避免在这个过程当中因设计变更、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出现预算超支现象。在前期必须要对项目的投资目标、标准、要求做全面分析,全面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对现场做好实地的勘察,确定工程量的多少,并且需要根据项目的设计图纸、勘察报告、地形测量图等各种资料,将预算精准性提高。同时,对于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多少、质量要求、型号等要进行明确。对于建材市场出现的价格波动现象,要进行预先性的评估,总结变化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对工程中的工序做分项处理,避免在概预算的过程中,出现重复计算或者漏项的情况,使整个的预算编制质量提升。
3.2 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
在开展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在对预算进行管理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投入的资金超出了预算的现象。根据对市场调研可以发现,部分企业在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制定的预算计划,进行资金的投入,盲目投资的问题严重,且对工程实际所需要的投资额度没有做合理、科学的论证。同时,在具体施工时,会受到管理方式、施工技术、合同变更、自然因素等影响,从而不能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管控。特别是在面对地质灾害、自然因素的影响,由于其不可抗性,难以有效把控。加之,缺乏应急预案,导致对投资管理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具体预算管理时,就需要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的预算队伍,对工程中的造价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做全过程的监督。同时,在预算时,也要考虑到设计变更、技术变更、合同变更、工程变更以及政策变更等,对预算编制的影响,制定出严谨且有效的应对措施。除此之外,倘若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出现预算超支的情况,相关的管理人员务必要及时上报,并按照前期制定的解决措施及时处理,尽可能的降低因预算超支,给企业、项目带去的损失。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预算超支会对整体的造价管理造成较大不良影响,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预算成本出现超支的现象,影响相关企业的成本管控与经济收益。因此,预算人员在前期进行预算编制时,务必要综合考虑到各种因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企业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熙.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20(02):204-205.
[2]苑玉锋.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 价值工程,2020,39(06):16-17.
[3]李互荣.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要素探索[J]. 建材与装饰,2020(1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