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陕西鑫丰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可以有效解决道路重复开挖问题,最大程度集约利用土地,扩大城市发展空间,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生活品质。鉴于此,本文对市政工程中预制叠合式综合管廊安装工艺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预制叠合式;管廊
一、预制装配式的种类和优缺点
1、分块式
分块式预制装配式,也被广泛应用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它主要指的是在节段装配式管廊的基础上,将管廊沿着横截面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然后再将预制件运输到工程的施工现场,并进行拼装。分块式预制装配式具有较大优势,如组装较为容易,不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高效完成,同时也可以节省部分人工劳动成本,因为该配置的连接接头主要采用螺栓连接,或者是采用预应力等多种形式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管廊的尺寸以及相关单个构配件重量,进而减轻施工人员工作量。此外,分段式预制装配式也有不足之处。比如由于连接接头太多会增加施工难度系数,再者由于结构局限性使得整体结构性较差,此外,非标准节段截面适用性也比较低。
2、叠合式
叠合式预制装配式也是常用的技术之一,该技术主要是指将综合管廊进行拆分变成单一结构,分为预制底板,预制墙板和预制顶板三个部分,随后预制厂再将三个部分展开深入加工并运输到施工现场,相关工作人员再对其进行组装、拼接,并结合现浇技术,将预制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叠合式预制装配式的优点在于整体性好,吊装整个过程也比较简单且容易操作,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防水质量也是比较好的,最重要的是非标准节段截面适用性较好。但是叠合式预制装配式也存着不足,例如,装配率比较低且施工现场需要进行湿作业,这样就会加大施工人员工作量,同时由于施工量的增加就会延迟施工工期。
二、叠合式综合管廊的安装施工工艺
1、工程概况
某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规模如下:本工程起于堤岸路,终于大明寺路,沿蔡林南路敷设,总长1785m;项本项目采用预制叠合管廊工艺为主,现浇工艺为辅的形式。
2、施工方法
2.1施工准备
1)叠合板构件工厂化生产已完成(生产工艺流程为:材料准备→清理台模→模具组装→刷脱模剂→制作网片钢筋→安装垫块→安装网片钢筋→安装预埋件→浇筑、振捣叠合板混凝土→拉毛→养护→达到设计强度时拆模起吊→运输至堆场)。预制构件已运至施工现场。2)以施工图纸为参照物,对预制叠合墙中的个别部位进行检查,明晰安装位置,遵循吊装流程在安装准备阶段将构件编号的核对工作做到位。3)根据基槽宽度与最大起重量选定吊车型号,吊车为轮式100t汽车吊。4)按照施工图纸,于混凝土垫层上弹出内外墙边线、墙体左右位置线以及墙体端头线,然后在墙体位置标注出墙体型号。
2.2管廊防水研究
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防水等级应达到二级要求。根据吊装研究计算,纵向按3.0m间距拆分较为合理,单块板最大重量为6t,能满足方便吊装要求。这就造成了预制叠合式管廊与现浇结构相比,产生了较多的拼缝。针对管廊的防水问题,设计了三道防水体系:第一道是采用防水混凝土,管廊的横断面及施工段长度均有一层自密实现浇混凝土,预制部分通过工厂高频震动生产出来的预制墙板,可以达到结构的自身防水要求;第二道是采用防水涂料及防水卷材包裹整个管廊,并对拼接缝、施工缝、伸缩缝都进行了加强处理;第三道是回填材料采用下部三七灰土、上部优质粘土的不透水回填材料。多重防水保证管廊管廊的防水严密,根据回填一年后设计回访现场验证,管廊内部仅有个别渗水点,防水效果良好。
2.3叠合式底板安装
应按照安装图(见图1~3)和施工工艺流程顺序吊装,
吊装叠合式预制底板,采用两点起吊,就位应垂直平稳,吊具
绳与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起吊后应小心缓慢的将底板放
置在准确位置上。

2.4叠合式侧墙及中间墙安装
1)在墙板吊装过程中,选取模数化吊装梁,依照预制叠合墙板的吊环位置明晰起吊点,确保墙体和钢丝绳方向的垂直度。紧接着,借助卸扣把外墙板的预留吊环和钢丝绳连接起来,起吊到和地面相隔0.5m的位置,待确认吊环成功连接后才能进行起吊操作。起吊过程中必须保持匀速、缓慢,且不会影响到预制叠合墙板边缘的质量。2)在吊装预制叠合墙板的过程中,必须慢速起吊,在与安装位置相隔0.5m的位置保持吊车的位置,对墙板的正反面是否和图纸相同进行检查。作为施工人员,必须借助两根溜绳将钩好塔钩,借助溜绳拉好板,使墙板缓慢下降。下落距离场地500mm时预制叠合墙板两侧安排工人手扶,对准位置线缓慢下降,直至完全对位。3)在垫层上通过水准仪检测找平,便于叠合墙体按设计标高就位。
2.5预制叠合墙板精确调节
1)校正垂直墙板:借助短钢管斜撑调节杆微调墙板根部,从而有效确保Y向的位置满足相关要求。2)校正平行墙板:在板面上将墙板位置线弹出,对轴线进行管控,从而达到校正墙板位置的目的。待墙板到达指定位置之后,如果需调节偏差,则需在墙板侧面用小型撬棍实施微调处理。3)墙板水平校正措施:垫层面先借助水平仪对标高位置进行调整,待达到要求后,借助板上弹出的水平控制标高线予以优化调整吊装位置。
2.6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C40抗渗等级P8自密实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底板浇筑顺序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步推进浇筑或从中间向两端浇筑,底板浇筑混凝土时不宜两侧同时浇筑。待底板混凝土从预留孔冒出及浇筑振捣密实后,然后从两端分别对称分层浇筑各部分墙体。待墙体浇筑完毕后,浇筑顶板混凝土从一侧逐步推进浇筑,在浇筑墙体时应分层浇筑。1)从出泵口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应不大于2m,倘若浇筑高度大于2m,那么则应进行溜管、串桶等处理。2)要分层、分段连续对混凝土实施浇筑,结合混凝土初凝时间、钢筋疏密度、一次浇筑方量、结构特征以及混凝土供应能力确定浇筑层的厚度。3)要连续性地对混凝土实施浇筑处理。倘若要间歇,必须尽可能缩短时间。同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必须将次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做到位。此外,要结合气温条件、水泥类型与混凝土凝结时间等诸多因素将间歇的最长时间确定下来。4)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观察预留孔洞、模板等,及时找出并妥善处理相关问题。5)凡是因施工工序产生混凝土冷缝,均按要求设置防水钢板。
结束语
近些年随着市政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预制叠合式装配施工技术也将有了较大的发展,快速推动了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本文主要阐述了叠合式综合管廊工程安装工艺施工技术内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预制叠合式安装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叠合式综合管廊安装施工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詹涛涛.BIM技术在叠合式拼装综合管廊中的应用[C].中国图学学会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委员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全国BIM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图学学会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委员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2018:248-252.
[2]郭福能.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综合管廊构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8.
[3]寇有振.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8.
[4]田子玄.装配叠合式混凝土地下综合管廊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