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旺
证件号码:1305301985****2019
摘要:国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带动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的投资与关注力度。作为城市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市政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民众的生产生活,因此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居民生产生活需求得到保障和提高,就必须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出发,不断发现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优化处理,从而逐步提高市政工程施工作业管理质量,为工程建设质量的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内容提升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内容提升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施工企业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更加先进,管理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然而,尽管大部分施工企业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缺少合理落实,无法体现出现场管理工作的效果和作用。施工企业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不重视现场管理,不利于提升市政工程建设质量。
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1)现场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施工单位的经营声誉,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工程质量和声誉,施工企业就必须严格控制好施工作业过程中的现场管理工作,以此确保工程质量和规范化施工流程。良好的施工现场管理不仅是保证施工企业在市场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最直接手段。(2)市政公用工程是直接关系民生的工程建设内容,市政工程施工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轻则会影响国民正常生活,严重的情况还会危机国民生命安全,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由于其工程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在作业过程中就必须要重视规范化施工和施工的质量。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断提高现场管理的手段和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与效率的基础前提,只有高质量、高标准的施工现场管理要求,才能够不断优化和提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质量。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分析
2.1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较差
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控制能力较弱,施工单位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再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管理阶层根据过去的施工经验进行笼统的管理,不能满足现代化智能工程的需求,造成管理方法与现场施工不匹配,导致整体工程出现较大质量问题,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对监理工作不够重视,为了缩减成本,大多采用企业内部监理的方式,所提供的专业性较差,并且监理力度达不到市场标准,工程质量大大降低。
2.2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较多
工程施工现场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市政公用工程属于规模较大的工程类型,并且施工现场覆盖了整个城市结构,人们的出行和工作就在施工现场周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较多,且施工材料以钢管、钢筋混凝土为主,部分施工材料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会对周围的行人造成危害,产生不安全因素。
2.3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市政施工人员大多是由社会工人群体组成,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但是对于市政工程的结构理解较为匮乏,对于很多现代施工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掌握能力较差,因此会造成工程进度缓慢,或工程建设达不到现代智能化标准,多少会产生施工问题。不仅在业务能力方面,道德素质也是构建施工团队的核心要素,当前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工作责任意识,只是完成交代的任务,而对于材料设备的保管维护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不重视,同样也造成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和资源成本浪费现象。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内容提升路径分析
3.1健全市政施工监管团队
在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企业内部应当建立起以项目负责人为中心的监管梯队,同时工艺技术负责人辅助负责人完成施工与质量监管的工作,构建一个完整的施工监管队伍。在具体的施工作业过程中项目负责人不仅要了解市政工程的更施工环节,同时也要对相关的施工作业流程有所了解,监督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除此之外,市政工程的技术管理人员要及时的掌握和推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核心技术,确保熟练掌握作业流程,自身要成为工程施工质量的第一实践者。通过这样系统完善的监管队伍,在施工做出中根据市政公用工程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运用管理策略,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市政公用工程管理的质量。
3.2强化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现场质量管控是整个市政公用工程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施工单位的命脉所在。在质量管控环节一般从施工材料和施工过程两方面进行管理。首先来说,建筑材料方面:建筑材料是市政工程施工的基本元素,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原材料的监管力度,严格把控建筑材料质量,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材料及时的指出,严禁应用到施工过程中,为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其次,施工作业过程方面:除了基本的建筑材料影响之外,施工过程中的标准化流程和人员专业素质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必须不断渗透质量意识,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工艺规范化施工,不得为了缩短工期擅自更改施工工艺。与此同时,加强现场负责人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好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确保市政公用工程的顺利进行。
3.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控制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针对市政公用工程中不安全因素进行改变完善,制定相应的安全体系,从内部员工到外界人群都起到良好的安全保护作用。施工单位要将施工现场进行护栏设置,将施工现场进行封闭,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打造独立的施工空间,避免扰乱施工环境,提升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并且在封闭的施工环境下,外界的不安全因素不会影响到施工现场,便于施工现场管理,施工中产生的危险物质或大型机械设备也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群造成危害,实现施工项目的科学安全管控。
3.4加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培训
加强施工队伍建设,强化施工人员的业务员能力和道德素质,建立专业化的培训系统,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和意识培养,塑造全面的施工技术人员。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借助互联网进行线上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不仅节约了培训空间资源,并且让施工人员遇到问题可以及时的查阅,提升培训的灵活性和能动性。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培养,通过新媒体的方式进行工程小知识点的宣传,逐渐形成良好的施工氛围,培养施工人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激励机制,实现良好的激励效果,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动力,推动工程健康进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公用工程现场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作业质量,各个管理部门应当树立起正确的意识,提高对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实际现场管理过程中应当立足现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完善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逐步提高现场管理的质量,确保市政工公用程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骆志勇,马志明.浅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6):5-6.
[2]杨建辉.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难点及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9(3):174.
[3]廖绍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路径探析[J].居舍,2019(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