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鹏
阿勒泰诚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阿勒泰市 836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依赖程度逐渐上升,而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电力企业不断完善自己的电力系统,加强对电网的建设,从而确保我国电力输送的安全、稳定。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电网的应用可以确保电力输送的高效、安全。本文对这两个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为后期电力企业的优化和创新提供帮助。
关键字: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电网;应用
引言:电力系统是由生产、输送、用户使用的全过程,在过去这些环节的操作都是有人操作完成的。而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复杂性增加,人力是很难完成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电网的智能化解决了电力企业在运营、建设、管理中的难题,从而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地发展。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电网的应用
(一)对电力进行有效调整
电力企业想要实现电力资源的有效调整,就需要加强对电网的控制,而智能电网的应用可以做到这些,从而提升电力系统的性能。电网的优化是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电力资源调整的,只有有效地对电力进行分配,保证我国基础行业的电力供应,才能保障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调控电力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深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被大规模应用到电力系统的建设中,智能电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够有效地对电力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作出相应的电力调整。电力在进行传输和使用的过程中,智能化电网可以对用户有关电力的数据进行采集,借助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上传、分析、评估电力运行情况,从而使得电力能够得到合理地利用。智能化的电网,也可以对用户电量使用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分析、计量,确保用量的准确性。信息技术对电力系统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能够准确地预测出用户的用电习惯,确定用电的高峰期和低谷期,便于电力企业调整电力生产任务和合理地调配电力,使电力的调度工作更加有序、高效[1]。
(三)考评工作
电力企业优化电力系统依靠的就是考评工作。智能化电网能够帮助企业完成考评体系的建设。考评内容可以明确地反映出电力系统的具体情况,管理人员根据内容进行分析,为后续的改进工作提供参考内容。考评敢做可以对电力设备的运转状态,电力的分布情况,用量等进行统计,当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后,系统会发出报警提示。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设备故障是常见的问题,有些参数错误,会导致维修人员很难发现问题,从而快速解决。智能电网借助日常中运行的正常原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列出可能性最高的原因,指导维修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大大提升了工作人员的维修效率。
(四)全面调控电力系统
在日常的电力系统运行中,智能电网可以通过对电网信息的采集,对电力系统的部分功能进行接管,根据电力信息情况,自动化地进行电力的分配,在电力系统功能接管中,具体可以对电力的生产,电量的分布,电压等进行控制。电力企业要想全面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就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通过智能电网对电力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上传,信息技术可以对电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使得这些数据能够全面反映整个电网的运行状态,最终实现对电力系统综合性的调控[2]。
(五)模糊处理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借助智能电网,搭建一个控制模型,按照模糊的参数进行设定,当电力系统中的数据和模糊模型数据的调控范围一致时,启动控制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参数进行微调,从而保证电力系统高效地运行。这种模糊处理的应用更加简单、快捷、方便,技术难度较低,极易于实现。
在其他的生活家电中也能够看见模糊处理的身影,如,热水器、电磁炉、电热宝等,都是利用电阻对温度的感应,设定某一个范围值,当达到目标范围后,进行后续的自动调节。具体到电力系统中,就是将模糊处理和电力调控相融合,当条件到达模糊处理的范围,智能自动化会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控制力。
(六)线性理论的应用
在加强电力系统控制中,线性理论是非常重要的控制理论之一,在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来说,这项理论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都非常成熟。线性理论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可以实时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从而保障电力输出的质量和效率。线性理论在学术界有着极高的地位,许多企业因此而引入该项理论的技术。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线性理论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着一定条件的制约,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使得线性理论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在应用的过程中,积极研究线性理论技术的内容,分析其适用条件,根据电力企业自身条件,合理地选择,从而保证技术的应用是促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升。
二、智能电网的应用前景
(一)对机器人的智能调控
智能电网未来应用的前景最终是对机器人智能化地调控,这种应用场景的实现从原理上是借助多层控制来实现的,多层控制可以根据各项指标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操作。多层电力控制,是将电力系统的各个系统整合起来,借助多层控制,使其在整体运行中状态良好,从而实现对电力各个系统的优化。也可以理解为将电力系统的指标恢复到最初设定的状态。电网对机器人智能化地控制,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自动化、智能化可以同时对电力的多个内容进行调整,准确度更高,效率更快,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降低电力系统的效率,降低了电力调控中错误的发生几率,无人化的管理,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达到了空前的提升[3]。
(二)变电设备智能化
电力企业对电力的管理和调度是电力自动化的主要内容。在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也是朝着这两个方向进行的。智能电网不仅要提高自己的适用性,还要促使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变电设备的智能化,就是将智能电网和变电设备的有机结合,借助信息技术的互联、共享、沟通,促进变电设备信息与电网的信息交换,最终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升。
(三)风险智能预警
电力企业的电网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影响其性能的发挥,特别是应用了智能化的电网,由于相关的设备感应更加灵敏,从而提升了电网出现故障的风险,从而提升了电网运行的整体风险。这就需要积极对智能电网的风险进行分析,做好预警工作,提前对风险进行评估,作出相应的措施,从而降低风险。这就需要电力工作人员加强对智能电网中风险因素的识别和重视,从而有助于智能电网的风险降低。借助智能电网,可以对电网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出电网的薄弱环节和各种风险因素,积极进行改进,从而保证电力系统自动运行。
结束语:从当前电力自动化的发展来看,我国与国际都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电网智能化的效果还没有显露出来。但是,电力发展的趋势是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需要电力这种变化,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在未来电力的应用中,智能电网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全面的对电力运行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从而实现对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提升电力企业电力管理水平,同时也降低了电力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不断对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进行优化,最终实现我国电力行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达.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电网的应用研究[J]. 财经与管理, 2017, 001(004):P.411-412.
[2]杨文琛.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电网的应用探讨[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 v.37;No.204(12):171-173.
[3]李楠.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电网的应用[J]. 通信电源技术, 2016, 33(005):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