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0期   作者:叶亚南 王巍
[导读] 自动化技术是当代各个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想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迎合时代需求
        叶亚南  王巍
        黄山开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45000

        摘要:自动化技术是当代各个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想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迎合时代需求,电力企业必须对内部电力系统的各项机制流程进行高效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改造,完善电力自动化操作,让企业发展有更雄厚的技术支持,通过自动化创新电力系统工作运行,提高电输送质量,让企业在智能时代中拥有更完美的电气运行处理能力,如此才能确保电力企业紧跟在时代潮流中,为我国人民带来更好的电力服务。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企业;电力系统
        中图分类号:TU712.1文献标志码:A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因此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的关键。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先进的电力电子科学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等,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率。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帮助电力系统实现现代化建设,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一个先进的科学环境,促进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1.1可控性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离不开对电力系统的应用。电力市场不断发展,对于自动化水平要求不断提高。比如在电力系统进行输电、发电、变电的过程中,均需要电力系统的使用,在电力系统发展的过程当中引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更好地对周围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庞大的数据网络,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1]。
        1.2维护方便
        在对电力系统应用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对其的维护保养,然而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不够成熟,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电力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加大对电力系统的维护力度,同时对电力系统进行网上监督,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1.3信息技术先进
        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到了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维护需要结合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敏度,同时能够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并反馈给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防止出现其他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对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2]。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技术应用
        2.1智能电网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能够通过实现电网的智能监控管理,将电力系统中的各项电力数据进行传递,智能电网技术将智能化、自动化带入到了电力生产运作中,保证各个环节都能处于最佳状态。在实际电力工作中,可精确把控电力网络的运行方向,减少出错率和电力耗费度,让运行管理更加有效智能;通过对各个范围的电力出错数据进行及时分析整合,规范用电指导,将电力信息的传递效率提到最高,优化使用智能电网,能够加快构建电力信息网络的技术体系,将复杂的电力信息条理化[3]。
        2.2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以计算机作为重要的控制平台,通过电子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完成对电网的调度。从目前而言,电网调度被电力企业划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不同,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其的控制,其中,国家与地区的电网调查的范围明显不同,正确协调各个阶段电网联系是电力企业重点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要进行电网自动化调度,根据各个地区不同需求,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自动化控制,保证电能运输稳定性,以此对电网进行高效的管理。


        2.3PLC技术
        PLC技术对于当下的电力运行系统而言是十分先进的技术之一。它能够将自动化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达到与信息计算机的联合,可实现通过计算机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远程编辑和控制,精细程度高同时出错率也极限降低。在庞大的电力系统管理中,可为运行带来合理协调作用,大幅降低电力网络运行的安全风险概率,在运行效率信息管理中增加数据的分析记录。通过PLC技术进行信息网络链接,对电力数据进行精细的逻辑推算,加强电力系统运行的逻辑性和可调控性。PLC技术还能够在计算机中对电力运行进行程序编写,并加以排演,让运行中消耗的电气资源控制减低[3]。
        2.4现场总线技术
        为将电力系统构建成一个多站、多向一体化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对现场智能自动化装置以及仪表控制设备进行可靠连接,实现计算机与数字通信等功能的融合。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电量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并及时传输给主控计算机,通过数学模型做进一步的分析计算,最终结果将会被传输给控制设备,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基于现场总线技术可以促使电力系统的控制功能分散,以计算机完成被控设备信息数据的处理。相比以前所应用的控制方式,以现场总线技术为支持,只需要对被控设备的相关数据进行调整即可,大大减少了运行管理工作量,而工作效率则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通过与前置机、上位机的配合,或者采取方控制方式,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2.4实时动态监控技术
        对电网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环节,而传统的巡查监督机制不能适应当下电力网络的快速扩张,一旦监督监控环节出现错漏,将会为电力企业带来庞大的维修工作消耗。而通过电气自动化实时动态监控技术,能够让电气公司加强对每一层电力系统的监控,在计算机上设置监督人员进行远程管理,可有效避免出现运行错误问题。同时,实时动态监控能够对各项监控到的电网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整合分析,提取出有利于电网系统优化的管理信息,并进行更有效的利用。
3进一步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策略
        3.1完善技术应用标准
        整体上来看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尤其是不同的自动化技术所适用的条件不同,以及对应用条件也有不同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就需要建立并完善技术应用标准,对技术应用要求以及方法进行规范。同时,作为对电力系统依赖性强的生产企业,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力度,积极学习行业内的成功案例,争取更大程度上来保证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效果,为安全可靠生产提供保障[4]。
        3.2提高自动化技术水平
        生产中如果电力系统运行出现异常,将会直接反应到生产状态上,导致设备停运,产生较大损失。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通过对电力系统设备的动态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隐患,减少故障的发生,对于提高生产可靠性意义重大。现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的电力系统中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加大,还需要在原有条件下做进一步的创新优化,不断引进新型技术,以更高的自动化技术水平来为高效化、稳定化生产提供保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对电力系统数据做自动、全面的收集整理,并做深度的集成化处理,以此作为依据,指导完成电气设备状态的远程监控。
结束语
        面对整个行业快速发展,钢铁厂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就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对生产模式进行优化,尤其是要重视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研究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提供保障。积极应用各种新型技术来实现对所有电气设备的实时监控,根据所掌握的运行数据,来为下一阶段的管理计划制定提供支持,避免失电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陈如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刍议[J].硅
谷,2014,000(024):68,65.
[2]公明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6(34).
[3]乔琳.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居舍,2018,(20):223.
[4]曾涛,陈丽娜.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6,(21):157-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