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娥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水曲柳镇中心小学校 132604
摘要:在小学融入科学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科学知识,并且能够形成有效的认知。此外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锻炼思维逻辑能力,还能够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和思维方式。在科学教学中注重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因此实践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必要组织丰富的实验活动,以便学生构建的知识框架能够更加完整,还能够让学生锻炼动手动脑能力,这些素养有助于小学生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证明,传统的科学教学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对实验教学效果有影响,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科学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
关键词:科学教师;核心素养;实验教学;创新
新课改理念强调教学应追随时代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任务比之前更艰巨了,需要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而学好一门学科的关键和基础,则是具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每一个学科所要求的核心素养能力都有其独特性。比如小学科学课程而言,可以满足学生对科学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对小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小学时期是学生巩固学习基础的黄金阶段,与此同时,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也是这一时期所养成的,因此教师有必要重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结合科学学科而言,该门学科非常重视实践性,因此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如果教师能够寻求创新型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当今小学科学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下探寻如何创新实验教学。
一、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意义
每个学科都有其核心素养,而小学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适应社会发展以及个人终身发展必备的品格,也包括一些不可缺少的能力,比如提问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这些核心素养都是小学科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优化教学环节,从学生角度而言,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提升科学学习的素养。学生具备核心素养能力,才能够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及时发现实验问题以及有效的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些环节有助于巩固和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顺利的学习科学科目。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创新的思考
1重视创新课程设计,强化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思维
科学教师应对实验教学引起重视并设计巧妙的方法,促使学生知识框架能够完整的构建,还要意识到通过实验操作,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可以同时得到锻炼,从而体现出科学教学的真正价值。这要求科学教师不断寻求创新型教学方法,积极学习实验教学新理念,促使学生对科学知识有更加充分的认知以及能够进行深度的探索。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科学学习中,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科学教师有必要创新课程设计,以便学生更好的体验和观察科学现象,在提高自身实操能力的基础上巩固自己的核心素养。比如科学教师在实施“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时,为了发挥实验教学的价值,科学教师要寻求新型教学方式,促使小学生的实操能力能够得到提高。此外,在进行实验示范的同时,科学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事实证明,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
科学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避免低龄化,比如学生如果已经具备一定的课程基础,教师可以提出“你能列举出在生活中能够体现出液体溶解现象的地方吗?”“为什么液体间会产生溶解现象?”“如果你正在进行实验操作,你认为需要关注哪些内容?”这些问题能够促使学生对实验操作展开深入的探索。
2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创新实验设计,使学生“敢做”
小学科学教材有丰富的演示实验内容,这些实验内容需要在实践中才能够有切身的体会,因此教师要避免照本宣科。尤其当今时代人才竞争激烈,各国之间存在科技与创新意识的竞争,所以当今人才应具备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使民族和国家屹立不倒。因此,科学教师在实施实验教学时要不断创新实验方案。比如教师在讲解“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时,
纵观传统科学实验,教师通常情况下让学生直接观察水和石油的不同状态,这种实验缺乏趣味性,长此以往,学生将失去实验学习的动力。如果教师能在实验过程中融入游戏竞赛环节,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自主探索的精神,还能够通过游戏竞赛产生良好的竞争意识。事实证明,当学生提起学习兴趣后,不仅能够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发挥实验的价值以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创新交流方式,使学生“能说”
在小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但同时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也是非常频繁的,为了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教师有必要创新课堂交流方式,以便学生能够敢于畅所欲言,能在实验中发表自身意见和见解,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能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教师在讲解科教版小学科学“考察动物和植物”时,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和探讨,以便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对植物和动物有更好的了解。与此同时,学生会相互分享自己熟知的植物和动物,在分享过程中言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还促使学生提高了核心素养。
结语
每个学科都有其核心素养,而小学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适应社会发展以及个人终身发展必备的品格,也包括一些不可缺少的能力,比如提问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这些核心素养都是小学科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优化教学环节,从学生角度而言,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提升科学学习的素养。学生具备核心素养能力,才能够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及时发现实验问题以及有效的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些环节有助于巩固和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顺利的学习科学科目。在科学教学中注重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因此实践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必要组织丰富的实验活动,以便学生构建的知识框架能够更加完整,还能够让学生锻炼动手动脑能力,这些素养有助于小学生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海.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94.
[2]吴秋影,高翔.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创新教学设计策略[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04):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