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免疫”教学常见问题与措施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3期   作者:李艳艳
[导读] 高中生物教学中关于“免疫”这部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李艳艳
        新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    830002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中关于“免疫”这部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关于“免疫”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有学习,但是高中知识更加的复杂和分散,因此许多学生在学习“免疫”时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本文就“免疫”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措施展开论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免疫 常见问题 措施
        免疫学的知识虽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体联系紧密。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免疫知识的了解是相当有限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免疫知识有所了解,高中阶段的教材在初中的基础上做了拓展和延伸,而且这些知识点是非常复杂和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很有困难,并且其中有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都提高了“免疫”这部分课程的难度。因此,需要高中生物教师深入研究“免疫”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中“免疫”教学的常见问题
        1.教育方法传统
        高中生物中的“免疫”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知识点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教师一直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学习效果一般。其次,教材中关于“免疫”的知识受篇幅所限,学生无法充分理解“免疫”的知识点。
        2.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学习知识以教师的思路为主,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在学习“免疫”知识时,单纯依靠教师课堂上的讲解,没有自己进行独立思考,在练习时,不懂得融会贯通,遇到稍难的问题就无法进行自主解答,过度依赖参考答案。因此,教师想要提高“免疫”课堂教学效果,要在上课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1]。在练习时,运用独立思考能力、自主解答能力深入研究试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学习兴趣不高
        在学习“免疫”知识时,由于需要大量记忆的内容太多,理科学生会对这部分知识产生抵触情绪,感觉这部分知识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高。再者,高中阶段学业压力繁重,生物学科在许多学生心里不够重视,不愿意付出太多的经历花费在此,缺乏学习主动性。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应措施
        1.改善教学方法
        教师应创新教育理念,积极改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科学合理、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课堂上借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表现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体液免疫中的B细胞的激活过程叙述较为完整,但是关于细胞免疫中T细胞的激活,尤其是CTL的激活则并未介绍。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细胞被激活的过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地掌握知识。不仅如此,关于细胞的分化、增殖、转化等过程,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也不应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应该多尝试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改善教学方法,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好奇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
        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在课堂上理解“免疫”知识,教师应该尽可能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其次,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免疫”知识繁杂,学生掌握起来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课堂知识。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时,教师可以督促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要学的知识,在预习过程中回忆与人体防卫功能有关的知识,课堂上就此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起与“免疫”相关的知识,独立建立起“免疫”知识体系,加深对“免疫”知识的理解。课后,对“免疫”所有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梳理,完善知识体系,提高自主学习水平。
        最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应培养独立解题的能力。长期受传统教学方法的熏陶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依赖性太强,缺乏自主解题能力[3]。以课后作业为例,许多学生在课后练习时,遇到不会的问题,第一时间去看答案,缺乏独立解题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采取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随机抽取学生回答课后问题,通过这种方式督促学生养成独立解题能力。
        3.培养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
        首先,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对生物“免疫”知识缺乏学习的兴趣,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教师在进行“免疫”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通过课堂互动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采用情感教学。生物免疫学相关知识贴近日常生活,以人手上的细菌为例,未洗净的手上有80万的细菌,洗净之后依然存在182中。由浅显的知识引入课堂,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的重要性,将“免疫”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加强情感渗透,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习兴趣。
三、结语
        “免疫”教学时高中生物的一大难关,通过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法,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对“免疫”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张震南,迟向向,徐扬.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疑难点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0(32):83-84.
[2]周照文.学习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时应注意的问题[J].祖国,2019(03):274-275.
[3]沈俊楠.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探究[J].高考,2020(2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