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内引外联策略例谈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3期   作者:杨晓丽
[导读] 在课外阅读愈发受到重视的当下,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

        杨晓丽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二小学    830000
        摘要:在课外阅读愈发受到重视的当下,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旨在共同提高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的质量。只是目前这一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教学有效性却不高,需要教师依托教材内容,遵循新课程对课外阅读的教学要求,采取有效的内引外联策略,提高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内引外联;教学策略
        温如敏教授在总结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改编理念时指出,由于传统语文教材所提供的文章数量有限,难以实现培养学生对文章理解、评价及分析能力的教学需求,因此部编本教材通过构建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种阅读模式于一体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培养综合阅读、评价及分析文章的能力。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教学是教师开展提高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教师保障课内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阅读素养与阅读能力,教师需将教学重点放在课内外阅读的内引外联教学上,优化当下的课内外阅读教学模式。
         一、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教学现状
        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比较受重视的教学形式,能够让课内的阅读知识与课外的阅读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让语文阅读课获得整体性的最佳教学效果。只是目前小学语文学科的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的发展现状还不够乐观:一是有些教师开展的课内外阅读教学存在衔接力度不足的问题,导致学生没能将课内阅读知识与课外阅读学习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其阅读能力还没有得到质的飞跃[1]。二是有些教师开展的课内外阅读教学衔接教学策略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限制了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教师应注重对现下的课内外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审视,进而采取有效的内引外联教学策略,让学生不断积累更多的阅读知识,顺利完成自己的课内阅读学习,并且注重将课内阅读知识与阅读技能转移到课外,学以致用地提高个人的课外阅读学习能力,全面地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其应得的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内引外联教学策略
        (一)基于释疑解惑的内引外联策略
        语文教师要做好课内外阅读之间的有效衔接,就需要抓住这一衔接点,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转移向课外阅读,让学生的阅读面更加深入和广泛,拓宽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视野,扩充学生所建构的语文知识结构内容。为此,教师可从释疑解惑这个角度入手,抓住学生对课内文章的某一学习疑点,为其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展开相应的课内外阅读学习,实现以释疑解惑为主的内引外联阅读教学。


        例如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的教学中,不少学生会对课文产生疑问:“地球上恐龙早已灭绝,为什么科学家还能推测它们是什么样子,生活中什么样的环境之中,有什么样的能力呢?”根据学生的学习疑点,教师可为学生引入“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十万个为什么》这一课外读物,让学生能够在课内外的衔接阅读过程中深刻地了解“科学”的力量,学会站在科学的角度解决一些疑问。在这一内引外联策略引导下的阅读教学中,无疑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可积累学生的阅读知识量,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基于比较鉴赏的内引外联策略
        “比较鉴赏”是阅读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使其在有效的文学作品鉴赏阅读过程中提高个人的自主阅读能力[2]。教师可将以比较鉴赏为主的内引外联策略融入到课内外阅读教学指导环节之中,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与教材存在一定联系的课外书籍内容进行有机的对比与鉴赏。
        例如教师在开展《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的阅读教学时,则可将《我们的春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系列的丛书引进课堂,让学生对《北京的春节》与《我们的春节》这一课外读物进行比较鉴赏。实际上《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就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新旧社会的春节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新社会的移风易俗,让读者能够看到新社会春节的欢乐、健康色彩,表达了这篇文章的作者对新中国和新社会的赞美之情。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借鉴课文的对比手法,在课内外阅读的过程中对课文与课外读物进行比较鉴赏,寻找作者所描写的春节与课外读物中描绘的春节存在哪些异同之处,有利于增强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更加广博的阅读学习的积极性。
        (三)基于拓展延伸的内引外联策略
        “拓展延伸”是教师开展课内外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主题,旨在让学生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学习,实现其拓展性的阅读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可引入基于拓展延伸的内引外联策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知识的视域,也让学生学会形成良好的拓展延伸学习方式,使其在以后的阅读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的拓展延伸学习[3]。
        例如在《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立足于拓展延伸的阅读教学目的,围绕着教材中“快乐读书吧”这一版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进“读读儿童故事”的课外读物世界,了解更多儿童故事的内容,拓展性地积累更多的阅读知识量。例如教师可为小学生推荐教材中提及的《神笔马良》、《七色花》、《愿望的实现》这些儿童故事读物。为了增强小学生的拓展阅读欲望,教师还可播放同名动画片的精彩片段,让小学生领会到儿童故事读物的文学艺术魅力,主动投入到儿童故事拓展延伸性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实现课内外阅读内引外联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工作内容。为了满足新课程对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引入多种内引外联策略,优化当下的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过程,让学生切实提升个人的综合阅读素养与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陆延兵.浅议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0(16):60-61.
[2]余佛金.扬起课内外阅读的风帆——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与整合[J].华夏教师,2020(12):94-95.
[3]董晓翠.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分析[J].教育观察,2019,8(42):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