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德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绕二小学,江西省上饶市334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潜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掌握相关的培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才能让他们更熟练地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对小学五、六年级数学计算法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学;数学计算方法
前言
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学习难度更大。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所以他们的心智不是很成熟,让他们能够理解数学计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数学计算,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好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 pep 的小学五、六年级教材为基础,对小学五、六年级数学计算方法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构建情境的计算课堂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及时合理地创设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并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悬念,引导学生在教师设置的生活情境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不断探索和发现。教师在设定情境时一定要记住,这些情境必须与学生相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同理心。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眼光是丰富多彩的,而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抽象的数学计算教学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有很好地结合,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因为这种方法不仅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而且也符合数学计算的教学目的,而且能使数学知识变得既有用又有趣。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教师应从枯燥的教材中提取生活的要素,并从小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找到生活与数学教学的平衡点,为学生创造一个更贴近现实生活的真实课堂教学情境。利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消除数学学习中的厌倦和拒绝,从而更好地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魅力和乐趣,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活跃。
以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材中《分数乘以整数》为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是让学生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是让学生运用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原理,提高计算技巧。根据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考虑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这一点。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事物来展示课程中的计算题,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
二、让学生建立计算错题集
中国古语有云“温故而知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及时适当地让学生复习现有的知识,只有通过复习和总结现有的知识才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建立错误的问题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点。此外,小学生不可能主动复习和总结知识。因此,教师只能要求学生建立一套错误的问题,定期训练和总结错误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发挥计算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通过课堂笔记整理出自己的一套错误问题,这不仅可以节省学生整理出错误问题的时间,而且可以以最简洁、最令人难忘的形式向学生展示错误的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就像做笔记,可以把小学生的想法一遍又一遍地形象化,使小学生在不断地重复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
以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材《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为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一是让学生掌握分数乘除复合词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二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和回答分数复合词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生计算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错误总结出错误的问题,并准备一套错误的问题,以避免下次出现同类问题的错误。
三、应用知识,举一反三,巩固内化
学生猜测、验证、归纳,初步建模后的知识,还需要简单而全面地应用新知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进一步巩固新知识,同时原有的知识结构相互作用,新知识融入现有的认知结构,方便更好的迁移和使用,线条效果。例如,在“两位数乘位数”新课结束后,首先,我进行了必要的课堂练习和一定数量的书面作业,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的知识。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适当的全面介绍到深入,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同时运用知识,使新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实践证明,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这种过程,不仅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主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开放性等时代特征,而且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结语
总之,计算能力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始终,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的生活、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教学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计算机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要注重算法和理论的培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计算机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培养和运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学会有品位,从而提高计算的有效性。同时也让学生们意识到,数学是在边上,学习数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小学数学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学习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占浅浅.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 读书文摘, 2014, 000(005):173-174.
[2]谭柳宁. 对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策略的分析[J]. 环球慈善, 2020, 000(003):P.1-1.
[3]王立敏. 小学数学计算方法教学的策略探究[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 2019, 000(001):69,75.
[4]倪学辉. 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探讨[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3):0381-0381.
[5]齐海宽. 谈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 中国新通信, 2020, v.22(07):2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