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三生物复习课有效性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中)32期   作者:肖开达
[导读] 高三复习课优秀复习能力的培养

         肖开达
         福建省将乐县第一中学,福建省三明市365000
         摘 要:高三复习课优秀复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采用有效的复习策略,能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培养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复习方法,在紧张的复习中能轻松学到更多。

         关键词:高中;生物复习课;有效性

         高三生物教学的复习课不同于一般的讲座。由于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以知识为载体,重视能力测试。因此,在复习课的过程中,如果采用“充分填充”再大量实践的复习模式是不可取的,就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复习课真正形成巩固、改进、扩展和创新的新局面。
一、重视学情分析
         1.分析对象,首先,分析班级学生的整体状况、总体水平、具体水平等,其次,分析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在思维水平、学习技能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学习某一课程之前有哪些知识储备,掌握了哪些知识,缺少了哪些知识等,在这里,教师是学习情况分析的主体和执行者。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备课资源的种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科学、有效地分析学习情况。
         2.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习情境分析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如与学生交谈、课前预习、考试等。在分析学习情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为了整体,不能只了解几个特殊情况,就能一概而论。二是承认学生的水平性别、差异。第三,坚持长期分析,不仅对于公开课、竞赛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应把学习情况分析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
二、创设问题,解决问题
         基于对生物学的整体和系统的印象,如果我只是复习每一章的知识点,我不会达到提高我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而我能充分利用生物学中容易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的事件,在复习中及时发现问题,培养了我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我的记忆力和对生物学的理解力。我们还可以从身边最简单的事情开始,比如用阳光下的一盆植物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并从中还可以联系到植物的新陈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回忆它们的知识点,反应过程,反应式,以及相关的图表和计算。甚至通过植物和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以及植物和人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
         
         市场上的练习很多,但学生的能量有限,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题海”中选择使用练习题。如何使练习的选择少而精,达到类比推理的效果?在选择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区域性:选择的练习应该针对学校所在的高考区。高考试卷既有全国统一命题的全国卷,又有地方独立命题的地方卷。各地使用的教材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练习时应充分考虑地域差异。

例如,上海高等教育考试试题中涉及的一些基本内容,在其它教材中并没有出现,因此这些试题不适合当省教学领域的使用。(2)层次性:选择的练习应该有一定的水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题目。(3)代表性:选择的练习应具有代表性,能够代表一定的知识点或一定的解题方法,使学生能够从一个例子中得出结论。(4)综合性:选择的练习应该是全面的,能够反映一些综合或特殊问题的调查。无论是作为常规操作,还是作为测试,都应该选择相对基础的,有一定难度的,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整体考虑,选题应该有一定的综合性,使学生认识到简单的知识记忆并不能解决问题,从而增进知识的理解和联系。对于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典型问题应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测,了解自己的学习缺陷,从而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学生做过的题目应该及时地进行讲评,讲评的目的不只是读答案,而是要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在习题讲评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题干中的关键词和关键语句是什么,审题的知识点是什么,从什么角度审题?这些都是审题能力的体现,从这些角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使学生掌握回答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逐步提高学生对标准答题的要求,加强典型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实例出发的推理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修改典型问题,拓宽视野,提高应变能力;充分利用错题本,要求学生在日常练习和考试中写下错题,主动分析错题的原因,并用红笔标记,减少或消除今后同类错题的发生,从而逐步掌握知识,提高成绩。
四、上好“复习讲评课”,提高复习反馈的有效性
         在整个高中三年一轮教学过程中,高三学年将进行大量的单元测试、模拟测试等。这些测试的目的很简单: (1)培养学生应对变化的能力,巩固和提高他们理解、记忆、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阅卷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3)通过学生答题情况要深化和发散相关知识点,解决学生复习和考试中的问题。为了取得更好的测试效果,在课堂评价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模式: (1)自我纠错、自我检查的原因(如: 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科不全面、不细心、计算有错误、出现错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 (2)对错误的方法分类和行为方法进行评价指导; (3)表现错误观念,揭露相关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4)变式变量训练,共同改进。
结束语:
         在整个过程中,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监控认知、超认知、反审认知等,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因为元认知能力是学生在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通过丰富元认知体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三生物课复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是提高学生复习能力水平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黄晓柱. 关于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有效性案例分析[J]. 新课程(中学版), 2019, 000(011):186.
[2]陈清云. 浅谈高效课堂之高三生物复习课[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06):39,42.
[3]万慧. 浅谈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策略[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