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挖掘德育资源,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成效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陈莉娴
[导读] 随着社会现代化不断进步,对教学事业的改革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适应当代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改善教学模式,开创更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策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德育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作为小学教学的班主任更是任重而道远,肩负着培养新一代人才的使命,班主任又是整个班级的领头人,一切活动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参与者,组织者和领导责任者,因此,班主任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德育

陈莉娴   广东省东源县第三小学  517500
【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不断进步,对教学事业的改革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适应当代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改善教学模式,开创更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策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德育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作为小学教学的班主任更是任重而道远,肩负着培养新一代人才的使命,班主任又是整个班级的领头人,一切活动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参与者,组织者和领导责任者,因此,班主任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德育素质的全面培养,制定相关的措施计划,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其将来步入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以小学班主任针对德育教育而需要改善的部分,展开一系列的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综合素质培养;策略分析和讨论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83-01

        德育教育的发展是当代教育业不断前进的必然趋势,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作为一个班集体的领导者,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时刻影响着学生们的日常行为,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德育素质,规范其行为习惯,是作为班主任所要探究的课题。
        一、德育教育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其重要性
        针对正处在小学年龄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任何事物对他们来说都是崭新的,对自己行为规范的认知都是处于初步阶段,因此,班主任要积极把握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对学生们积极展开德育方面的教育,从而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对事物的认知,评价以及美与丑的分辨能力,而德育教育的内容就包含这些要点。学校所设立的小学生行为准则中,就有提到要培养学生们诚实守信,守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这是对学生们日常行为习惯的约束,同时也是德育教育内容的重要之处,改善孩子们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改掉坏习惯例如:乱扔果皮纸屑,撒谎不诚实,对同学不友好等等,都是孩子们需要改正的不良行为习惯。而作为班主任其责任重大,要时刻关注学生们的行为,对于不正确的要及时制止,加以改正,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德育素养,而德育素养的培养,是有助于学生们规范日常行为举止,改掉不良习惯,促使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其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是大有帮助的,所以,德育教育的发展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其培养优秀品格的关键。
        二、小学教学中班主任所需采取的有效措施及策略
        1.增强班主任自身的德育素质
        正所谓教书育人,只有先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能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为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树立好的学习榜样。而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大多都是在模仿大人,作为班主任更要在平日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我行为。


要利用课余时间不断的增强自身的德育知识,以自身的行为举止来影响学生们,让其能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班主任要不断地加强与小学生沟通交流,时不时地去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绪,关注其心理健康的成长,及时地给予疏导沟通,以免其产生错误的思想意识。
        2.善于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作为一个班集体的责任人,班主任要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对班集体的卫生习惯,学习交流,体能训练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能够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而班主任又不能时时刻刻地关注着学生们的行为,因此就需要为班集体寻找一位合适的班长,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带头作用,成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约束学生们的日常学习行为,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积极的配合班主任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实现与学生们的沟通交流,促进班级人际交往,及时处理班级人际关系,但与此同时,班主任要善于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及时化解矛盾,让学生们的互动交流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有效地促进孩子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有效地促进其德育素养的提升。
        3.及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情感敏感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脆弱的,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注意观察学生们的情绪变化,及时地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出现不良情绪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让其坏情绪得到释放。同时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的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疏导措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情绪发泄,及时的处理心理问题,让其能够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4.结合理论知识创新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小学年龄阶段的孩子们,注意力还不能够长时间地维持,而单一无趣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厌烦情绪,不能够很好地吸引其注意,因此,班主任要有计划地将德育知识渗透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例如:采用情景模拟式教学,开展小型的辩论赛,趣味性小游戏等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情绪,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为德育知识的渗透提供一个有利的发展平台,全面地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倡教学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作为班主任,一个班集体的领头人,更应该注重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制定相关的计划措施,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德育知识渗透到学生们的思想意识中,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领导和组织能力,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不要过分地去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从各个角度出发,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优秀品格,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全方位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瑞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2).
[2]王学清.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20(36).
[3]张永海.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2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