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2期   作者:李振华
[导读] 田径运动是高中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运动
        李振华
        黑龙江省勃利县高级中学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154500
        摘要:田径运动是高中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运动。新课改的推进要求教师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要时常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对田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深入剖析了田径教学问题后,针对性的提出了有效的对策,以推动田径课程的发展,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田径教学;教学观念;趣味化
        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加强学习的前提,体育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必修课,而且是锻炼身体的黄金课程。有关数据显示,高中时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时期,大多数学生过分重视高考而忽略了体育锻炼。田径运动作为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一,跑步、跳远等四十余个项目能够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从考试失利的失落中重新拾回自我,从紧张疲惫的高考备战中寻得片刻轻松愉悦,以更好地心态去迎接高考。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好地身心去迎接高考,广大高校、老师以及家长要予以重视,不断完善田径教学,成就一个个英姿飒爽、阳光乐观的少年。
        一、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田径教学不受重视
        田径运动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却非高考的必考科目,由此可知,田径教学并未受到高中院校的重视,学校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关注度逐渐减少。对于语文、数学、物理等其他科目的教师而言,他们认为田径课程不纳入高考,属于可有可无的课程,于是疯狂占用体育课的时间,导致学生接触到田径运动课更加少;对于大部分家长而言,他们往往更加关注孩子们的理论成绩,认为高考是孩子们人生的转折点,一切与高考无关的课程都是水课,他们为孩子们报考各种补习班,占用了孩子们的空闲时间,导致孩子几乎没有时间去参加田径运动。教师以及家长的不重视,是目前田径教学的一大重要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2.学生参与度不够
        态度决定一切,同大部分老师和家长的观念一样,大部分学生也认为田径运动并非高考的必考科目,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而且自己的理论课程任务繁重,加上学习成绩一直停滞不前,压力很大,于是他们从思想上就放弃了田径课程,更谈不上行动上去积极参与田径运动。在体育老师宣布自由活动后,他们又回到教室,继续在数学、物理的题海中遨游。除此之外,同篮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项目相比,短跑、投掷等体育项目往往显得更加单调乏味且疲惫,无法吸引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跑步、跳远等项目中,导致学生的参与度更低了。
        3.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田径运动教学有理论课与实践课之分。现阶段的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比较传统,或者仅通过文化课对田径运动的知识进行讲解,或者在实践课中由学生自由活动,缺乏了不同田径项目、器材的深入讲解,体育教师的不重视,导致学生不懂得具体的田径项目规则,规则都不清楚,很谈参与田径运动呢?除此之外,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往往是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在一旁“听戏”,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觉自己像“局外人”,学生容易发呆或者分心,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低下。
        二、加强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对策
        1.改变教学观念
        观念的改变是完善田径教学的基石。各个高校应当重视体育教学,杜绝体育课被占用现象的发生,学校可以通过讲座、演讲等不同形式向每一位任课教师传达田径课程的重要性,给予体育课以尊重,不随便占中体育课的时间;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向每一位家长分享体育锻炼对孩子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提醒家长在为孩子报补习班的同时,要适当地为孩子留出必要的参与田径运动的时间。

高考固然重要,但高考仅仅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人生还有许许多多同高考一样重要的十字路口,而田径运动这些体育项目却会影响学生一生的身心健康。当长期处于考试失利、屡战屡败的低迷情绪中的时候,高考学生与其整天呆在教室刷题,倒不如去操场来一次长跑来得痛快。跑步过程中,你会慢慢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缓解长期备战所带来的压力,拾回最初的那份自信,以一个强健的体魄去直面高考,成就更好的自己。
        2.实施趣味化教学
        将单调乏味的田径课堂趣味化,这是每一位高中体育教师都应当重视的,趣味化的田径课堂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体育课缓解长期备战高考带来的压力,从体育课中找寻到片刻的轻松。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很多学生高考备战压力巨大,情绪本就低落,田径运动的目标就在于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因此体育教师应当谨慎地批评学生,切不可随意贬低任何学生,以免让本就低落的情绪愈加低落,雪上加霜,适得其反,违背了田径运动课程的初衷。对于性格较为孤僻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地予以更多的关注,对他们进行支持、鼓励,引导他们也积极地参与到田径运动中。
        例如,体育教师可以为40个人的班级举办一个短跑接力赛,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5个人,让小组内部自己进行接力顺序的分工,然后同时从起跑点出发,比一比那个小组能够最先接力完成,对前三名的小组予以棒棒糖的奖励,对后三名的小组予以小小的惩罚——由每个小组合作演唱一首歌、跳一支舞或者表演一个小品。名为惩罚,实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从紧张的备战中释放出来,唱歌、跳舞等活动都是一些缓解情绪和压力的活动。在惩罚和奖励都进行完后,体育教师进行思想沟通,告诉他们比赛的输赢并不重要,不必过分在意,大家在比赛的过程中找到的乐趣和自我才是重要的。短短的几句话能够让部分在意比赛输赢的学生顿时茅塞自开,从而就能以更好的心态去迎接接下来的高考。
        3.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每一堂田径运动课都应当是有意义的,传统的“独角戏”体育课堂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厌烦,体育教师应当不断地接受新型教育理念的洗涤,一改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一种互动式的新教育方法,将其应用于田径课堂,细致地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甚至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更加详细和深入的了解,及时地与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障碍,了解他们对田径运动的建议,以更好地完善田径课程。
        例如,体育教师可以摒弃过去的以期末分数论的体育考核方式,将学生在田径运动课的平时参与度、积极性等纳入考核的范畴,让学生不再是“临时抱佛脚”式地参与田径课程的学习,对于平时热爱田径运动,付出了汗水与努力的学生予以高分,对不积极参与田径运动的学生予以一个较低的分数,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田径课程的重要性,也能透过成绩反映出不同学生的真实成果,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选择。
        三、结论
        总之,高考固然重要,但田径运动也不容小嘘,田径项目是最能够锻炼学生体能的运动,能够让学生从长期的高考压力中的挣脱出来,情绪得到释放,减少了低迷情绪的出现,帮助学生以一个强健的体魄去迎接高考。对于现阶段田径教学中存在的不受重视、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体育教师要不断的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朝着趣味化的田径教学目标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李川.浅谈高中体育田径运动课程教学问题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0):239+241.
        [2]李思维.简析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运动,2014(10):117-118.
        [3]王国赛.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3(03):95-96.
        [4]谈立斌.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1):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