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白东红
[导读] 摘要:文章通过笔者的工作实践,着重就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读者参考。
        广州市从化区公路管养中心  广东广州  510980
        摘要:文章通过笔者的工作实践,着重就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和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道路运输的发展。当前随着道路交通运输能力的不断增强,安全管理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提升道路交通运输量直接威胁到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不断增高,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应加强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本文着重探讨了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1 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式不一
        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缺少独立性,大部分人力资源都是经过交通局在管理,所以在管理上缺少针对性,避免不了漏洞的出现,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采用管理方式又不能很好的执行管理工作,对于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的发现。因此,应采用多种形式的安全管理方式,这是保证道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
        1.2 缺乏完善的法律规定
        道路安全法主要包括车辆和行人。车辆的范围主要有机动车、非机动车、轮式车辆。四轮以上的车辆属于汽车,那么三轮的车不属于汽车,且这些车属于黑车,所以在道路管理中有一定的困难。三轮车中包括燃 的和电动的,所以执法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比较混乱,不能很好的治理。我国对于汽车管理的力度非常大,一旦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必须严查到底,而且采用人性化的方式进行处理,自行车和三轮车存在的问题就比较多。虽然三轮车和非机动车属于弱势群体,需要保护,但是也不能出现违法的行为,产生严重的交通事故。
        1.3 驾驶员的技术和素质较低
        在交通运输中,大部分驾驶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比较薄弱,部分驾驶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法律认识和安全意识。经常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出现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进而在管理方面出现问题,都是由于大部分的驾驶员没有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执行。另外,驾驶员的安全意识较差,所以有些行为得不到控制,不能保证安全的完成交通运输任务,严重影响了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4 交通工具与环境因素
        根据统计分析,部分交通事故的产生与交通工具和环境有重要的联系。首先,只有交通工具的质量有保障,才能够保证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但是有一些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交通运输工具的要求不高,没有定期对交通运输工具进行保养和检修,就会导致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同时,外部环境因素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大部分人群缺少安全意识,不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就会出现明知故犯的现象。有些人不走人行道,却在机动车道路上穿行;有些车辆没有按照规定控制车速;违章违纪现象仍然存在。
        2 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优化对策
        2.1 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
        首先,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和部门,组织相关的人员监管安全生产,在平时管理工作中应该加大检查的范围,将各项责任落实到个人,要使相关的人员,明确工作的任务。其次,加强运输经营者的监督,改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工作的职责,把各项安全措施有效的落实,认真做好各方面的检查的管理工作。
        2.2 建立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道路交通运输存在一定不安全因素,故应不断优化安全措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在交通运输管理的过程中,应按照相关的法律完善安全措施。

首先,应定期进行交通运输方面的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的消除,很大程度的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其次,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将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管理之中,加强驾驶员的动态化管理,对夜间行驶车辆超速、超载等行为进行实施的监控,保证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建立健全相关车辆管理制度,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测,一旦出现不符合标准的车辆,都要停止交通运输工作。
        2.3 提高驾驶员的综合素质
        根据当前发展趋势来看,部分驾驶员的综合素质较低,这是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故有必要提升驾驶员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让驾驶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对安全知识能够熟悉的掌握,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开展交通运输工作,遵守规章制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中的驾驶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能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文化水平;第二,定期对驾驶员的行为进行检查,如果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出现,必须采取严厉的管制措施,保证驾驶员良好的工作状态,在确保驾驶员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社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严格执行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制度。按照相关规定,引导驾驶员进行资格证书的考核,保证驾驶员必须具备资格证书。尤其是大型货车的驾驶员,应该严格管理。
        2.4 强化道路施工现场管理
        要提高道路交通的能力,应加强道路维护和管理,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相关部门的审批通告。同时,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处理,避免酿成更大的事故,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应设立相应的施工标志,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规定执行,避免人为因素影响交通安全。
        2.5 加强运输行业管理力度
        在建立道路运输体系的过程中,应坚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规范有序的原则。在道路运输管理中,对于无证无牌非法运营的车辆进行严厉的打击,为运输行业创设有利的环境。加强运输动态信息的管理,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企业应该进行教育,不断完善和改进。对于危险品运输的车辆,应该进行严格的检查,制定相应的审查制度。告知运输经营人员有安全意识,因为他是运输的主体。管理部门不断优化监督管理机构,指派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同时,还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不断提高车辆的技术情况,做好车辆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2.6 加强车辆超载控制
        在道路运输管理的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手法进行管理。同时,交通道路管理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从各个角度对其管理和监控,主要是道路交通收费和过程中,以及混乱搭建卡片和罚款的现象进行科学的管理。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企业都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和标准精心监控和管理。对超载运输的情况进行制止,将安全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
        2.7 提高运输经营的门槛
        在发放经营许可证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对经营者的资质条件进行严格的审查,客观、公众的进行资格的评定,对生产安全条件进行核查,对于不合格的条件,禁止使用。此外,要加强考察和监督力度,一旦出现不良的现象要及时的整治。
        3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中也促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所以说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道路安全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道路交通安全运输法律,以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晓凡.探究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有效策略[J].建 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1450.
        [2]李响.交通系统动力学行为和智能化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6.
        [3]王万礼.道路桥梁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控制及应对策略探究[J].商品与质量,2017,(52):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