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凡亮 杨建平
沈阳远大压缩机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逐渐应用到机械制造领域,推动机械制造领域向自动化方向发展。为了达到要求的产品质量保证在机械制造领域,有必要深入研究测试技术和自动化设备进行全面的测试,获得相关数据,以便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机械误差和提高产品质量监控的效率。
关键词:检测技术;机械自动化;应用
引言
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具备结构复杂、工序颇多等特征,并在传统设计与制造中受到操作设施、人工操作水平等方面的约束,在建模、设计器具中,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样不仅浪费了很多资源,而且影响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期限。
1检测技术的概念
机械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生产的大问题,且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使得机械安全问题愈演愈烈,正因如此,很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给予解决。众所周知,机械检测是保障机器正常使用的前提条件。检测技术主要是指充分利用各种理化效应,选择最科学、最方便的方法、设备和装置,对生产和科研信息进行全面检查和测量,以便工作人员了解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一直以来,检测技术的沟通费用相对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型机械生产商仍然选择购买昂贵的检测技术,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可见检测技术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自动化技术,它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水平的提升。现阶段,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初步应用到了机械工程与制造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当今社会,集成自动化技术和柔性自动化技术等内容是最为广泛和常用的自动化技术。因此,文章以机械工程中集成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为切入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介绍,旨在实现推动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中更为广泛的应用。
2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2.1技术水平偏低,创新意识不够
随着科技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已经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控制,但是普及程度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距,配套设施和核心技术还未完全掌握。目前,我国自动化技术主要运用在机械设计上,但是更新换代的速度缓慢。机械中收的割机和插秧机只是初步完成了自动化,还未实现预期目标,在使用过程中其机械故障率依然很高,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与此同时,从业人员对机械设备的创新意识不足,设计出的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机械发展,技术研发方面依然采用传统的设计理念,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发展还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此外,出现上述问题还与教育发展有着很大关系,高精尖人才的缺乏也限制着机械设计的研究能力,从而导致我国机械自动化水平低。
2.2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主要依靠应用和设计:1)我国机械的发展依然处在初级阶段,科研力量薄弱,创新意识不足,很多技术需要从国外引进。同时,在机械制造的材料选择上,高性能材料的运用无形中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低性能的材料却无法满足相应要求。2)在推广过程中,我国农村还未形成自动化意识,依然采用手工的方式。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地区主要采用的是小面积种植,实现大规模种植还需要一段时间。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民对该项技术的认可度不高。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减少,机械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避免出现人才短缺的情况,进而影响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3精准化机械发展缓慢
与几十年前相比,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精准自动化机械方面的发展与世界上机械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机械自动化发展起步较早,而我国受历史原因影响,机械自动化发展长期处于起步阶段,精准自动化机械的普及率和使用范围只局限部分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机械自动化的精准度还无法完全与机械发展相适应,因此我国机械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鼓励机械自动化的发展。
3检测技术在自动化行业的应用
3.1实现自动化检测
当前,我国初步形成了自动化生产模式,极大地带动了检测技术的自动化。所谓的自动化检测技术可以简单理解为机械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就能对其进行检测,提高总体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实现机械产品精确化、高效化、自动化检测,但是需要根据产品类型和产品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和技术,确保检测数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2提高机械产品质量
传统的检测手段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检测过程,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往往会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检测准确性低等现象。目前检测手段主要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两种技术的结合被很好地应用到机械行业,例如影像仪测量,主要针对微小零件的检测,检测精度远远高于人为检测,三坐标测量技术测量范围较为广泛,除机械产品硬度和粗糙度外其余特征都可以测量,尺寸测量,形状和位置公差评定,而且可视化,通过建模可以编程实现同一种零件的智能化检测,使产品精度更高,促进机械加工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提高产品质量。
3.3检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行业的重要性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的生产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标准的提高,人们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也高,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也趋于自动化,促进了检测水平的提高。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运用检测技术,很好地把生产和检验结合在一起,对产品质量的精度和质量把控更加精细化和高效性,同时不间断监测机械制造系统的工作状态,使得在加工过程中获取产品的数据信息和设备的运行参数,对于优化加工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4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中的未来应用方向
4.1增强技术的通用性和易用性
一方面,我国大部分机械都难以满足自动化技术操作的要求,即便部分机型满足了自动化的操作要求,也由于耗能过大的因素难以在实际的机械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得到使用,因此农民对于我国机械自动化产品存在顾虑;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机械自动化设备的操作难度比较大,而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因此为了提高我国机械水平,相关科研人员应该注重研发通用农用机械设备,并简化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
4.2增强技术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从我国目前机械的使用情况来看,机械基本上具有粗放型特点,导致大部分地区的机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因此,促使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及精密机械制造技术有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提升机械的精确性,以及机械的作业质量,就能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待农产品投入市场后也会有一个好的收益,促进机械的整体品质的有效提升,使其作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都能够得到增强。
4.3增强技术的绿色环保性
在保证机械自动化机械高效、可靠、便捷的同时,还需要科学应用机械自动化机械技术,有效改善农机造成的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植物保护、收获、秸秆处理等机械作业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避免农药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的发生。机械自动化机械的高效作业本身也有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促进机械自动化机械的长远发展,让农民充分体会到机械自动化机械的好处。
结语
机械自动化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自动检测技术,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国家不断完善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要求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精密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适合国家和行业发展需求,将自动化检测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通过重视多种技术综合使用,不仅确保被测对象的外形尺寸,还要确保被测对象的内部状况,全方位的进行检测,推动我国产品的健康、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亮.检测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中的运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0(16):157-158.
[2]郭人瑞.检测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中的运用[J].科技风,2020(4):169.
[3]刘京苑.三坐标测量误差及其处理分析[J].技术与市场,2020,27(7):100+102.
[4]安婷,薛小燕.三坐标测量机的自动测量和应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6(7):198-199.
[5]王俊强.检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11):170-171.
[6]励杰.检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198-199.
[7]周浩.检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