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连峰
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岩土工程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组成部分,同时对建筑工程总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并分析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应用
引言
在进行工程建设施工时,诸多因素会对其造成影响,不仅使工程的施工进度受到影响,并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工程施工前的勘察工作,可以为之后的施工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可以利用周边自然环境的优势,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同时,经过对周边水文地质的调查,对潜在的工程隐患进行分析与控制,从而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并使工程的效益得到最大化。
1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情况直接影响了整体工程进行的顺利程度,如水文地质中地下水的水位、酸碱强度等均会影响建筑物的建设高度、耐久性和稳定性。同时,在施工前期进行全面、深入、准确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可以帮助设计方、施工方全方位了解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使设计和施工方案更加科学,在降低资源浪费和财力损失的同时,减少由水文地质问题带来的岩土工程灾害、自然灾害事故。另外,在遇到有利于施工的水文地质条件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灾害发生概率,反之则会带来不必要的岩土工程灾害。特别是在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在岩土工程水文地质性质问题还没有勘察完全的情况下就进行施工作业,会增加自然灾害事故发生概率,甚至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例如,由于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或持续上升会造成地面沉陷、开裂,基坑垮塌,建筑物倾斜、沉降等岩土工程事故,做好水文地质情况调查和评价非常必要。
2水文地质给岩土工程勘察带来的干扰
2.1导致动水压力
在现实的岩土工程勘察期间,一般情况下,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地下水不会对沿途工程勘察工作产生干扰,但是要是出现人为的干扰,会导致地下水发生特别大的动水压力,从而干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实施,除此之外,还会影响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的出现,特别容易引发管涌现象。
2.2导致水位波动
在岩土工程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出现波动会影响岩土结构的安全以及稳定性,十分可能导致裂缝和沉降的现象出现。在地下水位变高的情况下,极易腐蚀建筑物,从而导致滑坡的状况。这个时候地下水位会减小从而有塌陷和裂缝的现象出现,导致地下水源的水量慢慢减小甚至没有,给水的质量带来不良影响,如果地下水位波动的频率太大,会导致岩土的不均匀紧实和扩张现象,接着产生形状改变的情况,这种情况对建筑物有不好的干扰。
2.3破坏建筑
建筑的基础和工程的质量息息相关,要是建筑基础地下水位过高的话,就会严重干扰建筑地下结构,同时还减小了建筑的安全可靠性,除此之外,还会腐蚀建筑的基础以及建筑旁边的东西。在地下水位波动的时候,容易导致建筑物的损坏和变形现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人为的方式来减小地下水位,同时还需要关注其对地层方面产生的不良影响,防止发生地表坍塌的情况。
3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3.1对岩土工程周边的自然条件进行勘察
岩土工程施工前的勘察工作,可以为后续的施工建设工作提供全面、科学的岩土信息与数据;而进行相关的水文地质勘察,则为岩土工程的施工安全提供了必要的水文地质依据。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需要对水文地质勘察进行有效应用。水文地质勘察所包含的内容较多,而对周边的自然条件进行勘察,则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对工程周边的自然条件进行勘察,主要的内容是对周边的地形、地貌以及地下水文的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其中,水文特征是指施工区域的气候、湿度、以及热量等自然条件;而地貌则是施工区域的水系、地形等具有的特征,比如区域内的地形是否开阔或地貌是否被侵蚀等。
3.2勘查岩土性质
岩土工程的施工主体是岩土,岩土的性质是固定且无法更改的,因此施工计划要结合当地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设计,因此必须首先要勘查岩土性质。因为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原因和风化情况,那么岩石的性质也各不相同,对岩石进行研究时要结合岩石的构成和侵蚀情况,才能确保获得准确有效的勘察数据,分析岩石的地质结构和岩石形态能够确定岩石的形成时间以及其他一些物理属性。此外,从岩石被侵入的情况,还能分析出岩石的化学性质。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安全都与岩石的水理性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岩土性质勘察中也要重视勘察岩石的水理性质,主要包括岩土给水性、崩解性、膨胀和收缩特性、软化性及透水性等。岩石给水性是指岩石因为受到地球重力作用,内部能够存有水分,勘察给水性通常会利用特殊的检测仪器,在实验室中检测岩石样品。膨胀收缩特性是指岩石中的水分含量发生变化,会导致出现收缩或是膨胀情况,测量岩石的膨胀收缩性和测量给水性方法基本相同,能够计算出具体数值。岩石的崩解性是指岩石吸水膨胀后,内部应力不均匀,同时还会溶解掉某些胶结物,使岩石颗粒或是结合体发生分散现象和地下水位的高度密切相关。岩石透水性是指岩石分子中的间隙能够通过水分子,这项观察主要从微观方面进行研究,会利用到精密的测量仪器。
3.3勘察工程区域的地下水位
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不仅会对岩石的透水性、浸水性、岩石地下部分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会导致建筑物的地基发生变形或是下沉等情况,不利于确保工程总体质量。因此,勘察工程区域的地下水位情况是水文地质勘察中最重要的部分。地下水位是会发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地下水位的因素为:区域内降水情况、气候变化、地下水的流通情况等,会导致地下水位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勘察地下水位,不但要结合近几年水位具体情况,同时还要全面分析本年度的气候情况、地下水流通方向及流通量实际情况,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了解地下水位和上述因素之间有什么关联,从而能够预估本年度的地下水位可能发生的变化,并预测今后的水位情况,从而能够采取有效措施疏通或是阻滞地下水,确保地下水不会对建筑工程产生消极影响。测量地下水位的时候还要注意,测量的时候要确保地下水处于静止状态,同时还要保证测量时间,必须要根据地下水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结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在岩土勘察中的应用对岩土工程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其对保证地质与整体工程的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非常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在进行岩土勘察时,需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周边水文地质的情况与性质,并结合获得的信息、参数,制定实用的工程方案,从而为岩土工程进行整体化的规范。而为有效保证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调查的工作质量,则需要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管理与控制,以保证水文地质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开礼.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思考[J].西部探矿工程,2020,29(12):22-24.
[2]刘天书.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30):61.
[3]刘学江.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浅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8):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