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课堂高效整合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林智敏
[导读]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单一,且学习质量和效率较低。而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的整合能够充分弥补这一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学习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借助网络途径与信息技术使学生获得进行课程内容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学习资料。

林智敏   广西梧州岑溪市第一中学  543200
【摘要】在传统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单一,且学习质量和效率较低。而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的整合能够充分弥补这一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学习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借助网络途径与信息技术使学生获得进行课程内容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学习资料。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整合;拓宽渠道;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24-01

        高中时期是学生整个学习阶段中最为重要的时期,高效课堂在高中时期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提升。而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的高效整合,能够为高中时期的学习质量提升带来更加强大的推动力。因此,掌握将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的高效有效整合的策略对于提升高效课堂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将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相整合,学生能够接触科技的力量了解获取更多学习资讯,不仅能够丰富学习途径,并且能够提升学习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借助网络途径与信息技术使学生获得进行课程内容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学习资料。除教师所提供的资料外,学生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获取更多形式与内容的学习资料。通常情况下,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多为教师提前录制的教学视频,视频内容大多为课程讲授内容。因此,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搜寻更多有关课程内容的课外视频进行自主学习的拓展。例如,在生物高效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搜集有关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的相关视频来详细了解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在化学学习中,由于实验过程存在危险性且化学实验开展难度大等因素,学生往往不能真正体验具体化学实验实操过程,因此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实验视频来了解无法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进行实操的实验过程,通过仔细观察每一个实验所发生的现象来完善在化学学习中的实验学习部分。除学习视频外,学生还可以借助网络习题资源进行自我学习成果的检测。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获取更多有关各个高效的检测试题,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点试题考查类型。总而言之,通过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的整合,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类型的学习资料,实现自我学习质量的提升。
        二、丰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质量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单一,且学习质量和效率较低。而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的合能够充分弥补这一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学习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在信息技术与发展课堂融合的学习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渠道构建学习小组。学生完成自主线上学习后,可以借助学习小组围绕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进行线上讨论。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借助线上学习小组的方式与组内成员进行学习经验交流,配以移动设备的使用做到随时随地提升自我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学生可以与其他学生构成线上双人辅助学习组合。当两名都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进行双人的互相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出现问题,学生可以利用剩余的课下学习时间进行自我漏洞的弥补,或者通过两人互相学习的方式进行问题解决。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时,除借助与其他学生共同学习的方式实现问题解决外,还可以将问题通过线上渠道发送给教师。教师在接收问题后需要就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并且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与筛选,在后期的课堂学习中给予统一答复。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所反馈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根据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教学质量评价,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是一个需要通过不断优化来达到最佳效果的活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通过阶段性的教学评价来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实施教学优化策略,进而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我的教学经验中,通常会以月为教学评价周期进行定期的教学质量评价。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前,我会围绕教师教学方法、学生教学体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制作相关教学质量评价电子问卷。电子问卷制作完成后,我通过网络渠道发送至学生手中。学生在完成当天的课下自主学习后,需要进行电子问卷的线上填写,并在填写完成后以邮件的方式发送至我的电子邮箱中。学生将电子问卷全部提交完成后,我利用线上数据分析系统对电子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后期教学优化策略。除此之外,我将教学评价分析结果发送至每一位教师手中,教师需要根据结果进行课堂教学的调整。通过这种方式,教学评价过程能够较为高效地完成,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真实评价来进行教学改良,从而实现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逐渐提升,为学生带来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
        四、挖掘场景,点燃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现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广泛融入于生活中,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均大放光彩,这也证明了信息技术的广泛性。教师也应当在生活中充分挖掘场景,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贴近生活的场景。无论是什么阶段的学生,兴趣始终是激发学习的最强驱动力,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具有一定难度,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学生需要更加专注于学习,具备自主学习意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为学生塑造出一个场景,融入学生熟悉的场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运用,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点燃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以“表格数据的处理”一课为例,这一课的教学主要围绕着对于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分类等内容,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软件的基础使用方法,这一课是对于软件功能学习的加深,也是软件的实际运用和实践部分。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来引导学生,在上课时首先为学生展示一张普通商店的进货单,让学生计算进货的总件数和总价格,让学生自己尝试用普通的笔算或计算器进行数据运算,大多数学生面对大量数据时,都觉得很是麻烦。然后教师再告诉学生运用软件,只用几秒就能得出结果,学生的兴趣普遍被调动起来,纷纷表示好奇。借助情境的创建以及激发学生好奇心,在这节课的后续学习中,学生都呈现出一种专注,积极的学习状态,课堂质量和效率均有明显提升。
        与传统教学不同,高效课堂的开展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地位的互换,并且需要做到将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充分融合到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来。因此,实施良好的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的融合策略是保证现代化高效课堂开展的重要因素。除以上所涉及到的策略外,还可以采取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时间安排的方式来提升高效课堂教学效率等措施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效课堂的有效融合。总而言之,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效课堂中的融合已经成为高效课堂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吴国杰.基于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融合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J].新课程(中学).2016(10).
[2]丁科伟.基于信息技术下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
[3]郑传红.新课改下如何有效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1l.学周刊,20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