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伟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岳坊镇中心小学 233526
摘要: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为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微课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化资源,因其自身特有的优势被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在促进课堂教学创新变革以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方面,发挥着自身显著的作用和优势。将之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融合起来,能够极大转变传统以模板化为主写作教学模式的束缚和限制,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写作体验和感受,使写作教学绽放出全新的魅力和光彩。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和切入点,针对微课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微课;教学策略;教学案例
微课作为主要以微型授课视频形式对教学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辅助工具,本身有着精简干练、主题鲜明突出以及针对性较强等特征,能够极大程度上转变传统以灌输式为主教学模式的束缚和限制,对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和创新产生了积极的促进意义。对于小学语文写作这一教学中的重难点来说,微课的合理运用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解决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深入探究微课与写作教学融合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写作的灵感调动、素材搜集以及方法指导等方面得到不断优化,从而为实现学生写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一、创设适宜写作场景,激发学生写作思维
学生的写作思维是在长期训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倘若我们一味的在教学中给学生设置诸多条框,很容易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和灵感被禁锢住。对于本身有着天马行空想象力的小学生来说,如何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和潜能,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当关注的话题。而微课本身具有的集视频播放、图文展示于一体的特征能够实现良好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良好情境的感染下逐步打开写作的思路和灵感,从而更好地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水平进行写作。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巧妙运用微课的优势给学生创设生动、适宜的写作情境,促进学生写作灵感的调动以及写作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例如,以“习作:我想对您说”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以及书信的方式,传递对父母的爱意及其看法。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与不易,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写作灵感和潜能进行写作,我在课堂上利用微课营造情境,给学生展示父母为了家庭、子女而辛劳付出的场景,比如父亲为了支撑起家庭辛勤工作、挥汗如雨的画面;母亲为了照顾家庭、儿女而日夜操劳的画面……这样的情景,激发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也是这样辛劳付出的。一位同学看后,含泪讲述她的父亲去世后,母女俩的生活状况:母亲每天四、五点就起床为她做饭,然后骑自行车到二十里外的县城建筑工地上做工,再苦再累从不抱怨,还时常鼓励她“好好上学,她们娘俩会有好日过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此,便为学生打造了生动、形象化的课堂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多重感官以及写作思维得以被充分调动起来,为接下来写作训练的顺利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作文赏析教学,培养学生写作技巧
作文赏析教学是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升学生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以往的作文鉴赏教学,往往是通过听的形式将优秀的范文展示给学生。而听本身是瞬息万变的过程,导致学生因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住关键信息,而难以借鉴到丰富的写作经验。为了转变这种局面,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巧妙运用微课的优势对鉴赏教学进行优化,从具体的写作主题和要求出发,利用经典文章以及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鉴赏素材,并将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直观观看了解并掌握其中丰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并借助微课丰富的视听效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写作素养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例如,以“习作:介绍一种事物”这部分内容为例,鉴于本课写作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和内容入手,利用微课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赏析。比如给学生提供动物类的赏析内容,利用微课首先给学生展示一段“大熊猫吃竹笋”以及自由活动的画面,引导学生从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环境和习性等方面对其进行细致地观察,并结合具体的范文,思考文章是如何将熊猫的特征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的,让学生通过赏析画面和文字的形式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并思索自己如果写这方面内容的话应该如何下手去写。如此,便使作文赏析教学方式得到了改进和优化,使学生能够从中借鉴和获取丰富的经验,对促进学生写作水平和技能的提升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展示丰富写作素材,夯实学生写作基础
写作素材的短缺和匮乏也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一大因素。鉴于小学生本身生活经验不足且知识水平相对缺乏,我们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搜集各种丰富的素材,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将从中获取的丰富信息和优秀素材生动地展现出来,或是从其他路径,如图书馆、报纸等地方,获取素材并制作成生动微课,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自由选取并灵活运用,使学生的写作质量和水平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以“习作:家乡的习俗”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民族文化等风俗习惯进行介绍和描述。写作内容可以是与节日习俗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活动有关的内容,也可以是与服饰、饮食或是民居有关的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这一主题下的有关写作素材,教师可以提前在网络上或是图书馆中搜集相关素材,并在这些文字信息中加上艺术字、音乐等内容,让学生以这种直观有趣的方式阅读这些素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素材链接,让学生课下利用链接找到相关的素材进行阅读,使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得到有效地锻炼。如此,便有效弥补了学生素材短缺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素材的支撑下更好地进行写作训练,对提升写作教学质量和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引入课外阅读内容,提升学生见闻学识
阅读作为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和思路的必要准备阶段,与写作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针对部分学生阅读兴趣不足的现象,我们可以在精心选取阅读素材的基础上,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书籍中丰富的图片信息和精彩的情节,将枯燥的文字内容以丰富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投身于阅读训练中,从中汲取到书籍中的精华和知识营养,达到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目的,使学生的见闻和学识得到有效发展和提升。
例如,鉴于小学生对童话故事、科普童话等题材和内容的书籍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动画演示的形式给学生展示这些内容,让学生通过观看趣味动画的形式进行阅读,要比阅读枯燥的文字效果来的好的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事物,引导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反思,并作为素材合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如此,通过对课外阅读内容的引入,使学生的阅读方式和认知水平得到了优化,摆脱了学生在写作时无从下笔、无话可说的现象,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和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微课作为现代化教育背景下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数字化资源,在提升学生写作积极性、调动写作潜能以及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方面,发挥着自身显著的优势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紧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巧妙地将微课与写作教学融合起来,使小学生写作各个流程和环节的活动得到优化,学生们从中也能够领略并感受到全新的写作体验和写作过程,从而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质量和水平、发展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飞.浅析微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6
[2]叶素平.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课外语文,2017
[3]张太宏.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解析[J].长江丛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