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诗书 王浩 吴泽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钢筋作为整个建筑物的骨架,其位置的准确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钢筋保护层过小会受外界潮湿环境影响而锈蚀,如钢筋位置出现偏差将无法弥补而成为终身隐患。本文对对钢筋混凝土墙、柱钢筋定位施工质量控制,做了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墙;柱钢筋定位;施工质量控制;
1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采用这种施工工艺不仅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工效,而且减少湿作业,有利于环境保护。钢筋作为整个建筑物的骨架,其位置的准确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钢筋保护层过小会受外界潮湿环境影响而锈蚀,如钢筋位置出现偏差将无法弥补而成为终身隐患。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施工探索,对钢筋混凝土墙、柱钢筋定位施工质量控制,谈下粗浅见解。
2 项目工程概况
鹤翔园一期项目位于合肥市新站区三十头路与李湾路交口,占地面积19.4万平,总建筑面积55.6万平(住宅32.7万平),分A1、A2、B1、B2、C、D六个地块,包括35栋住宅、15班幼儿园、30班小学、配套商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共计71个单体。主楼全部采用剪力墙加暗柱结构,墙柱钢筋定位施工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2.1 钢筋混凝土墙、柱钢筋定位施工的优点
1)此方法能消除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柱钢筋定位中存在的质量通病,而且能克服水电管线安装、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外界因素,对已施工完毕的成品钢筋的破坏。
2)能有效控制竖向钢筋的变形和滑移,保证双层或多层钢筋网片间距、钢筋骨架间距的准确。
3)工艺简单、便于操作、不需要专业培训,对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不高,整个操作程序相对原施工方法大大简化。
4)就地取材,利用现场短钢筋加工定位筋,经济实用便于推广。
2.2 施工原理
本方法是通过使用预加工的定距框、“U”型内撑筋、保护层垫块,来控制水平及竖向钢筋绑扎位置,使得结构钢筋被控制在某个固定位置,而无法发生变形或位移,从而保证了结构钢筋位置满足图纸要求。
2.3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
2.3.1施工流程
1)柱钢筋绑扎工艺流程为:校正结构钢筋位置→竖向钢筋连接→箍筋就位→设置钢筋定距框→绑扎箍筋→绑扎保护层垫块。
2)剪力墙钢筋绑扎工艺流程为:弹水平控制线→校正结构竖向钢筋→安装竖向梯形筋→安装水平梯形筋→竖向、水平钢筋绑扎→拉钩→绑扎支撑筋→绑扎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垫块)。
2.3.2 操作要点
1)施工准备: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绘制定距框、保护层垫块加工图,由技术部门审核后交加工厂加工,加工厂根据图纸尺寸制作定型模具,经过检查验收及试焊合格后方可大批量加工。
2)矩形定位筋、支撑筋、保护层垫块加工:“U”型内撑筋加工。“U”型内撑筋是用于固定两层钢筋网片间距的定位工具,分为单控和双控两种,单控内撑筋绑扎固定于墙体内,不可周转使用;双控内撑筋绑扎于墙顶附加水平筋上平模板上口,可周转使用,能防止混凝土浇注时项部播体水平钢筋侧向位移。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垫块采用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垫块,水泥砂浆垫块不易滑脱而且尺寸准确,适用于水平及竖向钢筋保护层控制,保护层厚度不同采用不同规格垫块。
3)钢筋绑扎前,应先对预留立筋进行调直、校正,然后再逐根绑扎水平钢筋。墙体钢筋网片绑扎完毕后,即可加设“U”型内撑筋和保护层垫块。柱钢筋绑扎关键在于控制纵向主筋垂直和相对位置,箍筋绑扎前利用定距框来限制立筋位置,保证定距框水平及与柱边线对应。
矩形钢筋起内箍作用,绑扎完成后,墙柱钢筋之间的间距不会变动,矩形内箍钢筋的尺寸按照墙柱钢筋的间距制作,可以采用现场废料钢筋,节省材料,又能保证质量。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注意砂浆或砼垫层的强度和厚度,提前做好垫块,并注意养护,以保证其必要的强度。做好班组的技术交底,对垫块的使用提出明确的要求。加强现场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检查,对缺失的及时补足。
3 结语
在实际结构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科学设计,然后严格监控实际施工过程中每一步的标准化,进一步保证房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参考文献】
[1]甄虎,徐洪瑞.墙柱纵向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技巧[J].建筑工人,2019,40(04):4-5.
[2]钟广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钢筋定位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106-107.
[3]吴晓东,刘先福.钢筋混凝土墙、柱钢筋定位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3):69-70.
[4]吕文良.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钢筋定位及纠偏措施[J].工程质量,2003(05):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