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杰
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克拉玛依市 834000
【摘要】安全生产问题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良好的安全生产则取决于良好的企业安全管理,好的安全管理直接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可以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同时也使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也能得到切实保障。因此,本文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一、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安全管理的各项内容分析
(一)强化安全管理意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安全责任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做好的工作,需要分析施工作业中遇到的各种风险,这样能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因为建筑企业是风险性比较大的企业类型,安全管理的质量对企业最终经济效益起到影响,需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基于当前建筑企业体现出的生产环境和利益追求,企业应该做好安全管理,从而获得更高层面的经济效益。所以建筑企业需要强化安全管理意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做好更高层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因为安全管理对施工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建筑企业领导层需要强化安全管理意识,根据外界环境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从而让建筑企业开展更高层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根据法规规章做好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
建筑企业需要积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建筑项目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案和防范措施,这样可以提升企业开展项目建筑的综合能力。通过对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得知法规规章是企业开展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可以根据安全生产经验或者是管理教训实施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管理的最终质量。如果企业不能做好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则不能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如法做好高水准的安全管理。所以,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严格根据规章制度开展生产作业和安全管理,避免出现违法不究的管理行为,从而提升安全管理的最终质量。
(三)施工企业应该树立安全效益价值认知
基于当前施工企业体现出的管理环境,要想做好安全施工的各项管理工作,不仅要开展以上几方面的工作也应该树立安全效益价值认知。施工企业只有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才可以重视开展高水准的安全管理工作,以此收获更高层面的经济效益。从本质上说施工企业所收获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管理的力度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出辩证性的关系特征。所以建筑企业应该积极树立安全效益的价值认知,以此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强化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机构不完善
要实现建筑产品的安全生产,首要条件就是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作为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同时又是具体的执行者,对安全生产承担绝大部分的责任。目前我国建筑业企业中,许多工地的现场主管既是施工员,又是技术员,还是安全员,一人担任多个职务。安全生产制度无法落实,施工管理混乱,安全生产没有切实的保障。相对个体私营企业而言,国有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虽然较为健全,通常也制定了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安全管理部门在整个企业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权限往往是建议权而没有决策权。
(二)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首先,部分企业安全投入不到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缺乏主动管好安全工作的责任,缺乏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奖罚机制,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被动应付。其次,目前建筑市场的建筑施工队伍鱼龙混杂,大量拼凑而成的包工队、没有资质的队伍充斥市场,采取挂靠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或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工程建设项目。
一旦承接工程任务,为了弥补前期的不正当投入,追求最大利润,而盲目降低工程成本,偷工减料;或租用的施工设备、机具和周转材料陈旧,安全生产投入能省即省,违背客观规律,轻视安全生产,在侥幸中求安全。
(三)安全意识差
建筑业从业人口已经接近四千万,其中大部分为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最重要的行业之一。但这些农民工教育程度低,安全意识非常薄弱,而且上岗前也没有得到专门的技术培训,因此他们的安全防护操作技能较差,施工过程中最容易成为事故的受害者。从近几年发生的安全死亡事故分析来看,其中有80%左右的死者从农村到城市工地工作不满二个月。他们没有经过必要的上岗培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目前,很多分包队伍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施工安全培训问题上都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
三、施工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分析
(一)重视行业监督,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施工企业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收获更高层面的经济效益。针对当前施工企业的发展环境,企业要想提升安全管理的最终质量,首先应该重视行业监督,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从安全管理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究,重视制定科学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和工作计划,给安全管理提供更多的保障。同时,建筑企业也应该思考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内容,从施工设备、人员以及经费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升安全管理的成效性[2]。此外,施工企业也应该检查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这样可以实现安全管理质量的稳定提升。
(二)合理制定安全管理目标,严格进行事故控制
结合相关学术研究可知建筑企业需要强化安全管理意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做好更高层面的安全管理工作。而针对施工企业的行业特色要想开展更高层面的安全管理,企业应该合理制定安全管理目标,严格进行事故控制。施工企业需要科学设置安全管理的目标,对施工建设进行观察和质量考核,强化安全管理的最终质量。施工企业应该将安全管理的责任目标下分到不同的部门,通过签订责任状的方式合理明确的管理责任,积极做好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的工作。同时,施工企业也应该严格进行事故控制。通过事故控制的方式对安全管理进行计划,通过奖惩方式避免出现漏报的安全管理问题,强化安全管理的最终效果。
(三)重视项目管理的安全教育宣传,积极开展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对施工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建筑企业领导层需要强化安全管理意识,积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基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环境和安全管理需求,企业要想提升安全管理的最终质量则需要重视项目管理的安全教育宣传,积极开展安全教育。一方面,施工企业应该重视开展安全管理,定期对施工建设进行质量检查。一旦发现施工安全问题,企业要及时整改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3]。另一方面,施工企业需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开展工程建设之前,施工企业应该组织技术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从而保障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同时,施工企业也需对施工人员开展多方面的安全教育。主要是对施工人员开展技术操作、事故教育以及进场教育等方面的安全知识讲解和安全意识培养。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管理进程,它包括安全组织和安全意识,企业只有综合利用这些手段,才能取得有效的结果。经常性的开展和利用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建筑职工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切实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参考文献】
[1]刘建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12.
[2]陈军华.探究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与防范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6(22):237.
[3]张定平.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及火灾防范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09):131-132.